在线试读:生活

乐之本事: 古典乐聆赏入门

我在伦敦念书的时候,当时年近八十的作曲家葛尔(Alexander Goehr,1932—)曾至系上演讲。葛尔是二战后英国乐坛举足轻重的代表人物,见证大不列颠半个世纪以来的文化变迁。当年他到巴黎和作曲大师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1908—1992)进修,不仅技法眼界大开,回国后更成为领导潮流的前卫派。
不过对葛尔而言,花都学习那一年中让他印象最深的,却是一次音乐分析的课堂报告。
 
音乐中,最重要的并不在音符里 
 
“刚到巴黎时,我觉得这里既然是新音乐中心,一切都该前卫,而且要求严谨理论。有次轮到我报告一首莫扎特作品,我仔仔细细把曲子从头到尾整理一遍,乐句、节奏、和声、曲式等等全都完整分析。”葛尔自信满满,在老师与同学面前讲解,“没想到当我说 ‘在这个小节,乐曲转入下属小调和弦’,教授居然毫不客气地立刻说:‘错!’”
被当场抓出错误,葛尔自然觉得很没面子。他一边继续报告,一边再把那个和弦看了一次—等等,没错呀!那明明是下属小调和弦呀!难道是老师错了?葛尔巧妙地把话转回,又提了一次;可没等他说完,教授居然还是说:“错!”
同一个地方被老师纠正两次,这实在很难堪。无论葛尔如何确定那就是下属小调和弦,他也没有勇气再提一次。但是,“如果不是下属小调,那个和弦又会是什么呢?”好不容易挨到下课,他马上向老师请教。
“那个小节,”教授淡淡地说:“莫扎特,在音乐中洒下一道阴影。”
当葛尔在演讲中说到此处,全场听众都笑了。有同学问他感想如何,“荒谬透顶呀!我大老远跑到巴黎,居然来学这个!”
听他这样说,大家笑得更大声了。
“可是,各位,我现在却不觉得荒谬了……”这次,轮到葛尔淡淡地说:“因为当莫扎特写到那个小节,他心里想的绝对不会是什么进入下属小调,而是要在音乐里洒下一道阴影啊!”
我永远不会忘记葛尔这番话,还有那从哄笑瞬间收凝成寂静的默然—还有比这更好的提醒吗?音乐,究竟该如何理解,如何讨论,如何分析,每一世代都有不同观点。但别忘了作曲家与指挥家马勒所再三强调的:“音乐中,最重要的并不在音符里。”(Das Wichtigste in der Musik steht nicht in den Noten.) 一个长音,一个附点,拍子怎么算,会基本乐理和音乐史知识就可以演奏,但音乐真正要表现的不只是音符,而是音与音之间的东西。后者同样需要乐理和音乐知识,但更需要想象力和文化素养。不读乐谱,固然“可能”会造成对音乐理解的缺失,但若只读乐谱,认为音乐除了音符之外别无其他,那“必定”大错特错。
 
学音乐的方式不止一种
 
音乐理解如此,学习亦然。不是非得要进入“科班”方能学音乐。以《末代皇帝》获得金球奖与奥斯卡最佳电影配乐的坂本龙一(1952—),就有这样的亲身体悟。
虽然性格多少叛逆,也大量参与流行音乐,坂本龙一毕竟是三岁学钢琴,十岁学作曲,最后以严肃创作获得东京艺术大学硕士的作曲家。当他遇到创作歌手山下达郎(1953—)并听到他的音乐时,可着实吃了一惊:“真要说起来,山下的音乐无论是和声、节奏组合,或是编曲,都非常精致复杂。尤其是和声的部分,与构成我音乐源头的德彪西、拉威尔等人的法国音乐,也有共通之处。”5
这是怎么回事?坂本很清楚,山下达郎并非学院出身,平常也都在玩摇滚乐和流行乐。那么为何他能掌握如此高超的和声技巧,功力不输音乐系顶尖毕业生?
 
答案当然是自学。他是靠着听力与记忆学到这些技巧。我想,山下是透过美国流行乐曲,从中吸收到大部分与音乐理论相关的知识,而且学到的知识在理论上都非常正确。假如他选择走上不同的道路,转而从事现代音乐创作,应该会成为一位相当有意思的作曲家。6
 
给坂本龙一如此震撼的,不只山下达郎。比方说细野晴臣(1947—)。听了他的专辑后,坂本认为:“我至今仍深受其影响的音乐,像是德彪西、拉威尔、斯特拉文斯基等人的音乐,这个人一定全都清楚,应该也在从事这类音乐的创作。”可是见面后一问,却发现预设完全错误。细野对古典音乐了解不多,就算是拉威尔,也只听过《波莱罗》(Boléro)。7
一个、两个、三个,随着认识这样的人愈来愈多,坂本龙一最后得到的结论是:
 
透过类似我所做的方法,利用有系统的学习,逐步掌握音乐的知识与感觉,这种方式与其说是简单,应该说是容易理解,就像是只要顺着楼梯往上爬就好了。然而,细野一直以来都不是用这种方法学习,却能够切实地掌握音乐的核心部分。我完全无法理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也只能说他有很好的听力。
换句话说,我透过有系统的方法掌握到一种语言,他们则是自学而得到一套语言。而就算学习的方式完全不同,这两种语言却几乎一模一样。因此在我们相遇时,打从一开始就能用同样的语言沟通。我觉得这真是太棒了。8
 
坂本龙一的经验也正是我的经验。我遇过不少人,虽未曾正式学习音乐,也没怎么学过乐器,却能对乐曲与演奏提出鞭辟入里的分析。我在伦敦曾和一位出版经纪人讨论申克分析理论[注:即Schenkerian Analysis,奥地利作曲家、理论家、钢琴家、乐评家与乐谱校订者申克(Heinrich Schenker,1868–1935)所 发 展 出的音乐分析方法,其理论在英美两地尤其受到推崇,但适用范围多以德奥音乐为主]。她完全没学过作曲,负责小说而非音乐书,却了解这套理论的观念,还能对理论本身提出批评。我当下惊讶万分,思考后却发现有迹可循:申克的理念,毕竟不离其时代背景与艺术美学。这位经纪人来自奥地利并且饱览群籍,对申克的时代非常了解。虽非音乐家, 她却有足够的文学与美学素养,聊起申克自然也能触类旁通。如此道理其实也应验在坂本龙一身上。在八〇年代他接触许多不同领域的名人,包括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思想家、宗教学家等等,甚至将谈话发表成书。想到能和“走在时代最尖端的现代思想家”对话,坂本龙一也觉得不可思议。
反倒是他的朋友,一代批评大家吉本隆明(1924—2012)看清关键,告诉坂本他应该是透过音乐,不知不觉大量吸收了其他领域的知识与想法。用坂本自己的话说:
 
我觉得进入二十世纪后,无论是现代音乐,或是同一时代的思想、其他领域的艺术,面临的问题都有着共通之处。不管是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或是后现代的思潮,对于这些不属于音乐的运动或概念,我都能够凭借音乐的知识或感觉理解主要的重点。和他们谈话时,我会突然觉得自己清楚某个概念,然后就能切入到与他们沟通的回路里。9
 
道理千回百转,但无论如何,欣赏音乐最重要的仍是诚意正心。这听起来好像很严肃,事实上一点也不。对音乐没心,再怎么学习也是枉然。认真听音乐,为音乐而音乐,而不只把音乐当成消遣,最后一定会有自己的体悟和理解。我研究音乐,爱读作曲家与演奏家讨论音乐的文章,也亲身访问过许多音乐家谈音乐,但我也从来没有轻视过“非音乐家”的音乐见解。有时当局者迷,从其他角度反而更能识得真相,一切都该就事论事。
比方说木心(1927—2011)。这位独树一帜又博学的艺术家,果然也爱古典音乐。在他的著作中,《素履之往》应是谈西方音乐最多的一本。观点不见老生常谈,我也找不出一句不同意的话。像是《十朋之龟》这章的:
 
在莫扎特的音乐里,常常触及一种……一种灵智上……灵智上的性感—只能用自身的灵智上的性感去适应。如果作不出这样的适应,莫扎特就不神奇了。10
 
对我而言,这读起来特别熟悉。在拙著《游艺黑白》所收录的列文(Robert Levin,1947—)访问中,谈到现今的莫扎特诠释,这位莫扎特学者与演奏大师的话简直像在解译木心:
 
我觉得大多数人诠释的莫扎特都太平面化,他们没有演奏出音乐中该有的歌唱性,也没有充分表现出情感。莫扎特的作品并不中性,而是非常生动,充满戏剧性和对比。在莫扎特的时代,听众所听到的演奏远比乐谱写的要多。以他的钢琴协奏曲为例,无论是莫扎特所担任的钢琴部分,或是各木管演奏者,都会自由添加装饰,而且场场演出皆不同。现今我们的演奏已经太过保守了。莫扎特该听起来更性感、更刺激、更无法预测才是。
 
而若把木心在《向晦宴息》一章,莫扎特与古希腊雕刻家之比拟,对照傅聪—这世上另一位对莫扎特最有研究的大师—称“莫扎特作品中有一种希腊精神”,并以希腊悲剧中的合唱和评说来描述其作品,也堪称互为映衬、妙不可言。
当然我们可以说,大艺术家看另一位大艺术家,无论用何方法,总能抓到核心。拿木心如此孤绝奇才作例,未免标准太高。但木心对古典音乐之所以造诣深厚,我想并非出于早年的学习经验,而是他对音乐的纯念与热情:
 
我在童年、少年、青年这样长的岁月中,因为崇敬音乐,爱屋及乌,忍受种种以音乐的名义而存在的东西,烦躁不安,以至中年,方始有点明白自己是枉屈了,便开始苛刻于择“屋”,凡“乌”多者,悄悄而过,再往“乌”少的“屋”走近去……11
 
赤诚的认真,终让木心得以见人所未见。就像列文和傅聪虽然来自不同文化与学习,指下莫扎特却总能殊途同归,我们也可透过各种方式理解音乐。对照木心“把小说作哲学读,哲学呢,作小说读”和大提琴泰斗卡萨尔斯(Pablo Casals,1876—1973)的“演奏莫扎特要像肖邦,演奏肖邦要像莫扎特”的见解,我们除了佩服其体悟之通透,惊叹艺术道理之互通,更得感谢他们揭示了阅读与演奏的最高境界。
解剖台上的检验报告,固然可以透露许多讯息,但了解一个人的最佳方法,或许还是和他促膝谈心。不必担心自己看不懂五线谱,或不了解和声与对位,毕竟音乐要你用心去听。而请相信,艺术和人情不同,只要你真心爱音乐,音乐也就一定爱你。
若有爱,又有什么不能理解呢?
 
首页    上页    下页    最后一页    第 2 页/共5页

首  页 | 活动介绍 | 请读书目 | 最美书评 | 专家荐书 | 优阅读 | 沙龙在线 | 在线展览
联系电话:67358114/5-3166 邮箱:xuanc@clcn.net.cn
主办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北京市公共图书馆
技术支持:中研网

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首都图书馆 京ICP备0906722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00296博客 | 微博 | 豆瓣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