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为神,水墨为形,神形相得益彰
作者:洛地 著;洛齐 绘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时间:2016年9月
索书号:J82 /79
馆藏地:首图B座五层艺术文献、计算机文献
作者简介:
洛地,我国当代著名民族文艺及文史学者,浙江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任文化部首届振兴昆曲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副会长;获文化部学术贡献奖、浙江音乐家协会终身奖等。
洛齐,1960 年生于杭州,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杭州、米兰、里斯本。意大利亚太艺术委员,亚非&地中海国际当代艺术展委会主席,曾获意大利佛罗伦萨美迪奇国际艺术奖,首届美术文献提名奖。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戏剧的入门导读书,作者以“观众是戏剧的上帝”这一传统戏剧的根本出发点为核心,从点戏、说破、虚假、团圆四个方面着手,完整、深入地展现出中国传统戏剧的基本特性和美学追求。锦上添花的是,本书配以百余幅精美的水墨画插图,是艺术家洛齐(洛地之子)以皮影艺术为灵感源泉的原创作品,文图相得益彰,从内容到形式都堪称一本优秀的大家小书。
书评:
洛地先生是一位戏剧研究专家,他做很深很深的理论研究。但是,这本书的出版,却是为了培养我们戏曲的观众、戏曲的爱好者,因为,这本书写得很生动,很有趣。它不是在枯燥地谈论我们的戏曲理论,而是非常生动地、用人生经验来跟大家交流谈心,让你知道我们戏曲的奥秘、艺术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李晓(著名戏曲理论专家)
洛地先生是一位对于中国戏曲尤其是昆曲艺术具有开创性贡献的理论家和历史学家,洛齐先生的艺术则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西方国家并且非常成功。从洛齐的艺术线条中,我们可以看到最通俗的关于艺术的全球理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洛齐对我国传统戏剧、水墨画、书法的理解、研究的深度,与他出生成长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洛地与洛齐父子的文化传承,是最典型的中国文化样式,这使得《水墨戏剧》成为一部独一无二的杰出作品,不可能复制,历史不再有这样的机会和可能。
——宋波(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研究所研究员)

脸谱艺术

脸谱艺术的发展与中国戏曲的发展密不可分

洛齐笔记·玉谷调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