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科普

薇甘菊:外来物种入侵中国

 第一章 薇甘菊
十二、外来有害生物黑名单
 
其实,外来生物无所不在。玉米是吧?红薯是吧?小菠菜是吧?西红柿是吧?狮子是吧?犀牛是吧?洋槐是吧?桉树是吧?……是,统统都是。但是,没有人说它们是有害生物,反而,我们从它们那里获得了益处。就说玉米和红薯吧,在今天中国人的餐桌上,它们是那样受到青睐。这些东西,或者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成果,或者是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时带来的,或者是民间贸易的产物,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搞来的。
薇甘菊并不是入侵中国的唯一物种。福寿螺、食人鲳、水葫芦、美国白蛾,等等,外来生物在中国作恶的事件屡屡见诸报端。北京的餐馆曾经有人食用了福寿螺,产生了疾病,致使餐馆老板被告上法庭。正常情况下,福寿螺有水才能繁殖,但它在干旱的季节可以在泥中度过 6—8 个月的时间,即便泥中、土壤中没有水照样可以存活,遇到洪水或灌溉又能活跃起来,因此它的生态适应能力非常强。
水葫芦又叫凤眼莲,它的原产地是巴西。最初引进来就两个目的,一曰当观赏植物,因为它紫色的花令人赏心悦目 ;二曰给猪当饲料,它的生长量大。想不到的是,水葫芦的密闭度强,长满了水葫芦的水体就甭想长别的了。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水葫芦就像给水面罩上了一床毯子,阳光照射不到水里,水面缺乏光照,水中缺氧,慢慢地,水葫芦疯长的水域,其他水生植物就全部灭绝了。滇池就遭受过这样的生态灾难。
广西柳江是珠江的重要支流。夏季,清澈凉爽的江水每天都会吸引众多市民游泳消暑。而令人想不到的是,江中突然有一天出现了鱼咬人、鱼咬狗的现象,引发了市民的恐慌。这种咬人的鱼叫食人鲳,也叫食人鱼。食人鲳是文雅的叫法,叫食人鱼更通俗,我们还是叫它食人鱼吧。食人鱼,原产南美洲,长着像剃刀一样锋利的锯形牙齿,喜群居,是天生的杀手。据说,食人鱼能轻易咬断钢造的鱼钩,至于人的手指就更不在话下了。它们猎食一切可以移动的生物,将它们顷刻间撕成碎片,继而分食干净。在南美洲,一群食人鱼可以在 10 分钟内将一头误入河里的活牛吃得仅剩下一具白骨。当地土著人用它们的牙齿来做工具和武器。亚马孙河、圭亚那河、巴拉圭河等河流是食人鱼经常出没的场所。
酷暑天,一个叫张凯博的柳州市民正在柳江边给小狗洗澡,突然遭到三条瞪着红眼睛的鱼的攻击。其中一条大个的,死死咬住张凯博的手掌不放,他疼痛难忍,用力抓住它,并把它摔上岸。那条鱼气呼呼的,一蹦一蹦地在岸上挣扎,向人示威。张凯博定睛一看自己的手,哎呀,手掌被啃掉一块肉,已经血肉模糊。好家伙,食人鱼就是这么厉害。类似的事件,柳州多有发生。在柳州,一度谈鱼色变。
柳州市政府悬赏剿杀食人鱼。——在河段内捕获食人鱼的每条奖励 1000 元。一时间, 捕鱼高手云集柳江, 捕获多少食人鱼呢?或许是另有原因吧,未见媒体报道。中国本没有食人鱼,它的出现主要是一些不法商贩以观赏鱼的名义通过走私引入国内的,以牟取丰厚利润。我国内河流域普遍缺少对食人鱼的自然制约因素。而亚马孙河流域的气候与中国南方许多地方的气候相似,加之食人鱼对环境的要求比较粗放,而且繁殖速度快,一旦流入自然环境,并在某一流域达到一定规模时,它们就会大量地屠杀水中生物,包括在水中活动的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样,原产于亚马孙河流域的福寿螺引入我国后,迅速在一些江河流域泛滥成灾。20 世纪初被作为观赏花卉引入中国的水葫芦,如今也正在广大水域泛滥成灾。国家为此每年至少花 10 亿元巨资进行打捞和清理,但成效甚微。
福寿螺未见减少,水葫芦还在水中哧哧哧地笑。不能不说到美国白蛾。美国白蛾是对中国广大地区危害较大的一个外来物种,目前受它危害的有 9 个省 476 个县。美国白蛾的最大特点就是食性广、胃口好、食量惊人。食性广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挑食,凡是绿色的叶子它就往肚子里吃,树叶子、 菜帮子统统都吃, 但它最喜欢吃的叶子似乎还是杨树叶子。它一年能产两代,甚至三代,繁殖能力极强。据专家观察,美国白蛾交配的时间, 在昆虫中不是最长的, 也是较长的了——8—36 小时。美国白蛾每次产卵量高达 800 粒以上。美国白蛾幼虫孵化后会吐丝结网, 形成一个大的虫包, 幼虫群居网内取食叶片,叶片被食尽后,幼虫移至树杈的其他部位结成新网继续取食叶片,把树上的叶子全部吃光,再转移到另外一棵树上。
中国是外来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十年来,入侵中国的外来生物至少有 20 种,平均每年新增两种以上,外来生物入侵呈现出传入数量增多、 频率加快、 蔓延范围扩大、 发生危害加剧、经济损失严重的趋势。
首页    上页    下页    最后一页    第 1 页/共5页

首  页 | 活动介绍 | 请读书目 | 最美书评 | 专家荐书 | 优阅读 | 沙龙在线 | 在线展览
联系电话:67358114/5-3166 邮箱:xuanc@clcn.net.cn
主办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北京市公共图书馆
技术支持:中研网

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首都图书馆 京ICP备0906722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00296博客 | 微博 | 豆瓣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