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生活

几乎消失的偷闲艺术

激情取代了时间
爱情需要有一张脸;欲望需要的是一个夜晚。从最初的一瞥到第一个吻,二者之间流淌着一条河流。但如果没有初吻,欲望便会变成激情,孤独地在动荡的夜间撒欢。那爱情与欲望有什么区别呢?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欲望的爱,但没有爱的欲望却是有的。这就让欲望显得更加自由,可以不付诸于行动。想来的时候来,想走的时候走。但有时,这种任性会撞在时间的墙上。遥远的时间会让欲望沮丧,它会用当下的时间裹起自身,进行报复,直至使其窒息。当被渴望的人不在眼前,人们会觉得钻到了一块由空虚和烦恼编织的灰布当中。但这个人一旦出现,时间便会立马停止,就像一匹奔跑的马突然看见一只雄伟的老虎。色彩淡了,声音弱了,背景消失了。激情取代了时间,然后产生了这种印象,好像进入了另一个维度。这个被禁的吻消除了白天和黑夜的界限。爱情来自白天,欲望来自黑夜,这样说未免有些草率,因为夜晚也可能是一个门窗在正午紧闭的房间。经过了第一个阶段,爱情渴望的就是出现在阳光底下。而欲望,经过激烈的角逐,到了最后,只剩下内心深处的秘密和在暗中低怨的阴谋。这种欲望会不断地设法颠覆既有的一切权力,而它自己虽然梦想权力,但同时也怀疑,权力一旦获得,便不会持久。欲望感到舒服了,也就到了该消失的时候。总会有的新的欲望藏在暗处,试图颠覆刚刚建立的秩序。在这块波斯地毯上,人们看得很清楚,国王正看着朝臣,而朝臣正看着王后,但朝臣没看见年轻的侍从正用眼角观察着整个场面。这个年轻侍从的感觉只要处于欲望状态,就仍具有破坏性。但让国王感到不安的是,他发现了王后属于对她有欲望的人,尽管自己经过时引起的风暴,她并不一定总能意识到。王后的长裙就是火与灰烬的航迹,由于没有人能够碰她,火并的激烈程度只会与日俱增,因为她属于所有的人。王后可以成为最后一个奴隶想入非非的对象,这个奴隶在自己心中的电影里,可以把她变成自己的奴隶。但国王也在这个侍从的目光中看到了这种兽性的光芒。现在,看王后的不再是一个侍从,而是一个强烈渴望女人的男人。那种强烈的激情是国王所缺少的。侍从的欲望重新燃起了王国内心的热情。这一切都在王后的不知不觉中发生。欲望有自己独立的生命。
★★★★
可以说,一个社会,当老年人都加快节奏而非放慢节奏,那它就有危险了。大家会问,人们如此匆匆,是去哪儿呢?我看见人们在这个大商场的过道上急奔,都踩到别人的脚了,为的抢便宜货,然后去收银台,尽管当天离天黑还有好几个小时。这种急躁也出现在飞机上。飞机刚刚停稳,他们就站在过道上,好像舱门没开就能出去似的,甚至坐在最后面的乘客也如此,尽管他们知道,前面那么多人不出去,他们根本就没法动。好像有人大喊一声飞机上有炸弹似的。人们在生活中几乎到处推行这种节奏。在咖啡馆里也同样,你稍一犹豫,不知是选小杯咖啡还是大杯咖啡时,服务生就走开了,招呼完所有的客人之后,才回来接待你,让你总觉得自己过了号。有人觉得这种节奏太快了,但没有办法让它慢下来。他们累得半死,最后像旧汽车一样抛锚。80岁,而非40岁,人们也选择这种节奏——正如我所见的那样。人们似乎不知道,坐在自己的阳台上,透过枝繁叶茂的大树的树枝,看马路上流动的风景,品尝这样的快乐,享受这种奢侈,年龄并不重要。
★★★★
人们不会寻找乡愁,乡愁会在布满记忆的路上找到我们。与噩梦不同,乡愁是穿过黑夜,在大白天来寻找梦者。不过,它最喜欢的还是黄昏,那时,沸腾的白日开始疲惫,让位于夜晚的宁静。就在我们放松警惕的瞬间,乡愁落在了我们身上。
 
★★★★
面对那个自生命诞生之初就开始吞噬人类的猛兽,人们都感到非常恐惧。那猛兽甚至都不屑露面。看不见的时间比无限广阔但看得见的空间更让我们害怕。如同童话中的小拇指,我们在那个可怕的森林中留下一些白色的卵石,这样,万一时间可以倒流,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回家的路。我们的大部分精力都被这种需要耐心的重建工作所占据。一想到自己将消失在时间的迷宫里,我们就感到害怕,殊不知,历险一开始,我们就已经迷失了。在路上摆上标志又有什么用呢,既然永远都回不去了?原因是我们不愿意承认这一事实:生命从出生开始,然后便埋头奔向死亡。尽管必然失败,仍继续不懈地与遗忘作斗争。
★★★★
要达到永恒,就得经过死亡。只有在一个老想着死亡的社会中,永恒才存在。让某人不朽,那是让人死上几回。因为他更多是活在媒体上,而不是活在人们的心中。
★★★★
记忆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是会死的。只有众神才能做到遗忘,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东西值得惊讶。如果一切都平等,那就不必回忆任何事情。人只有从内心深处认为大家都是平等的,他才能不朽。
首页    上页    下页    最后一页    第 1 页/共1页

首  页 | 活动介绍 | 请读书目 | 最美书评 | 专家荐书 | 优阅读 | 沙龙在线 | 在线展览
联系电话:67358114/5-3166 邮箱:xuanc@clcn.net.cn
主办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北京市公共图书馆
技术支持:中研网

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首都图书馆 京ICP备0906722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00296博客 | 微博 | 豆瓣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