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中和韶乐,其前身为雅乐、韶乐,仅从有文字记载的夏朝“韶乐”算起,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而它的源头,更可以追溯到远古先民时期,随着周代礼乐制度的建立,雅乐成为中华礼乐文化的重要标志。自西周以后,雅乐被历代王朝用于坛庙祭祀、朝廷宴享及其它重大的国事活动,是中国历史上最高规格的祭祀礼乐。明初朱元璋将其定名为中和韶乐,清朝承袭了明朝的礼乐制度,将中和韶乐用于天坛大祀等祭祀典礼。因其乐音纯正、舞姿庄重、进退有序、整齐划一而受到了儒家学者和中国历代统治者的推崇,被认为是最和谐完美、最符合儒家伦理道德的音乐,尊为“华夏正声”。本期讲座主要从坛庙的历史由来和变迁,神乐署承载的功能和坛庙的关系,明清祭祀乐舞的特点与不同对比,以及各坛庙祭祀乐舞的应用等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明清中和韶乐相关的知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