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精粹之《论语》——《论语》书评
评论人:陈凤
《论语》
我喜欢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喜欢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种豪言壮志的洒脱与离愁别绪的纠结,总是更能打动我。但无论是唐诗亦或宋词,都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传承,没有先前文学的基调,中国文学是无从发展的。这么一来,先秦、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就愈发的熠熠生辉了。
《论语》,作为先秦文学一颗耀眼的明珠,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十分深远,我在读过之后,有一些自己的认识:孔子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地位毋庸置疑,他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自古便被奉为正统思想。它一代代流传,至今我们学习的许多伦理仍是儒家思想的精粹。《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上面有不少儒家经典思想,其中一言一行都是孔子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莫过于一个“仁”字,在《论语》中关于孔子讲说“为仁”的记载有一百多处,如此多的提及“仁”是为了教导人们实仁行、施仁政。有人说儒家思想半是宗教,半是哲学,就是因为它通过“仁”制造了中国人的心灵。我觉得这话说得不无道理,孔学强调的“行仁”真是影响着中国人的做人准则,我们现在道德体系的形成也多少有这些因素。
对于“仁”,孔子是这样说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篇》)仁很遥远吗?如真的想要它,它就会来的。孔子说只要你真心为仁,做“仁”的事,仁就可以达到。我觉得正如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一样,孔子可以做到四十岁对人生没有困惑,而我们又有几个能做到呢?为仁也如此,并不是谁都能达到,所以这里孔子说的是劝诫世人要有一颗“为仁”的心,不管我们是否能做得像孔子一样好,不管“仁”的程度如何,至少是“我欲仁”并且正为之努力。纵然“仁”未至,我们也要做怀德怀刑的君子,纵然不是君子,我们至少也要懂中庸之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这就是孔子的为人之道。
说了这么多,到底什么是“仁”呢?这个问题比较有趣,孔子很少在他的言论中直接谈及什么是“仁”,怎么“为仁”。他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概念,然后让我们有具体的准则。孔子对于仁的说法是因人而异的,对于弟子的提问,他因人施教。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颜渊请教如何行仁。孔子说:“能够约束自己以符合礼制就是仁。有一天都这么做,那天下人就都回到‘仁’了。这样做取决于自己,难道还能靠别人吗?”颜渊说:“希望指点一些具体内容。”孔子说:“不符合理制的事不看,不符合理制的事不听,不符合理制的事不说,不符合理制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不勤勉,但一定依据这些话做。”孔子对于颜渊这个爱徒,指点他为仁要靠自己,不能依赖别人。他对颜渊寄托了更高的要求,根据颜回的特点,指出克己复礼为仁,希望他做一个符合理制的人。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回》)仲弓请教如何行仁。孔子说:“出去工作如同会见重要外宾,治理百姓好像承担重大祭典。自己所不想要的,便不要强加于人。在国家工作中没有怨恨,在家族生活中没有怨恨。”仲弓说:“我虽不勤勉,但一定依据这些话做。”在这里孔子主要教导了冉雍出仕的“仁”,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出去工作和治理百姓的根本。自己的不如意不去强加给别人就是“仁”。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曰:“其言也,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乎!”(《颜回》)这一次是司马牛问仁,孔子说:“行仁的人,说话谨慎。”司马牛又问:“说话谨慎就可以称行仁了么?”孔子说:“这是很难做到的,一般人都不谨慎。”可见,孔子对于司马牛的劝诫就是说话要谨慎,这或许是司马牛平时的不足,只有弥补缺点,才能向“仁”迈进一步。当然,我们不能把“为仁”只当作要说话谨慎,这只是“为仁”的其中一点。
学生们每次问“仁”,孔子都据实问答,切中学生的要害,鞭策他们行不同的“仁”以完善自己。在《卫灵公篇》中还有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奉养贤良,结交努力行仁的人,这样可以为自己树立良好的榜样,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子贡若要为仁,则应多向仁者学习,这就是孔子让他“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的原因。这一点,也同样是给我们的忠告。
孔子对于学生问仁所提供的答案是因人而异的。不光如此,樊迟先后三次问仁,答案也各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行仁”不能脱离个人生命的具体处境,所以孔子不但因材施教,也因事因状况而给出答案,希望弟子由此增益明智的抉择能力,可以举一反三,自行“行仁”。这样一来,“仁”的概念就可以是很广泛的,总的来说,“仁”就是人生的正途,“行仁”就是走正途的方法。
孔子提倡举一隅而反三隅,他的三千学生,七十二贤士,其中不乏能够举一反三的,子夏就是其中之一。他曾这样说仁“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篇》)他的观点发源于孔子的讲说,是对孔子“仁”的观点的延伸。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演化成这里的博学,而“吾日三省吾身”被总结为近思。广泛学习,同时要坚定志节;恳切发问,同时要就近省思,仁就可以到了。这里子夏对仁的阐述,可以说是对孔子思想的归纳。
至于“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篇》)这种对不仁发出的感叹是孔子对不仁之人所做的抨击。如果仁没有了,还讲什么礼,讲什么乐呀。说的是外在形式的礼乐,都应以内在心理情感为真正的依凭,否则只是空壳和仪表而已。“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篇》强调“仁”不是某种外在的华丽,指出外在的容色和语言都应该服从于内在心灵的塑造。我想这点是从反面印证了“仁”的重要性。“行仁”于人心灵的塑造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孔子儒家思想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篇》)“仁”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可以帮助人们解除忧虑,因而“行仁”的思想得以代代传承。我想这也是孔夫子的《论语》所教给我们的吧。
《论语》一书百读不厌,次次读又都会有新的认知,新的收获,如果用一个词评价它,我觉得“终生受益”再合适不过,希望大家都能拿起这部国学经典,感悟其中的精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