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阅读

永恒如新的日常设计

  

永恒如新的日常设计

[]小林和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8

 

意大利知名艺术家兼设计师布鲁诺·莫纳利(Bruno Munari)曾写过一本书《设计的艺术》,其中收录一篇散文“如梦似幻的礼品”,讲述莫纳利有次经过礼品店,走进店里逛逛竟撞见马靴造型的雨伞、平底锅造型的时钟、像花束一般的灯罩等,仿佛梦里才会出现的奇幻礼品。当他满怀好奇心、仔细盯着橱窗里的展示时,又看到“像祭司帽子般的雪茄盒、如剑一样的拆信刀、蛇一般扭曲的气压计,还有压路机造型的吸墨器,甚至像战士盔甲一样的摆饰品却是个冰箱……

 

莫纳利为这一大堆浮夸不实、设计庸俗的礼品搞得眼花缭乱、头晕目眩,最后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呐喊:“我想要买的是再正常不过的烟斗,然后放入真的烟草,用看起来就是火柴的火柴点上,抽着烟斗样的烟斗才有真正抽烟的感觉嘛!坐在长得像椅子的椅子上,在看起来像个茶几的茶几上摆个正常普通的杯子,然后再注入满满的咖啡好好享受。”

 

的确,不少商家为了吸引顾客的眼球,可谓绞尽脑汁在商品的造型、包装上下功夫。君不见热闹的八月十五,高档奢华的月饼盒随处可见,多层包装、过度包装,纸盒装、木盒装、金属盒装等等,而真正能代表中秋节的月饼,不管在哪种包装中,口味似乎都差不多。

 

在这充斥着过度设计的浪潮里,作者还是希望挑选商品时能秉持“长得像杯子的杯子”的原则。也就是要具备杯子应有的元素及功能,“好比摆放时要平稳,里面装着水时单手就能轻易拿起,啜饮时水能顺畅地从杯里流入口中,好清洗,易风干”,像这样缜密思考过的一连串机能性伴随着生活必需性的物品才是作者认为的实在的好物。

 

 

 

不锈钢四方盘

 

如果有人要我“仅挑选一件物品作为店的象征”的话,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个再简单不过的不锈钢四方盘。除了它之外,也真想不到什么更适合作为开头第一篇介绍的器物了。“没有任何能再削减的余地”般的极简造型,就像电影《二〇〇一:太空漫游》里出现的那块巨大黑石般纯粹。即使某天文明世界毁灭,这个不锈钢四方盘都还有可能继续存在吧。搞不好这么一个方形、充满现代感的人工制品如果搭上时光机回到过去,突然出现在原始社会里,当时身为古代人的我们肯定会把它当成某种神器而忍不住崇敬膜拜吧?

 

 

OXO | 萝卜磨泥器

 

萝卜磨泥器是美国品牌OXO公司的,其生产的厨房用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在把手或底部都有厚实的树脂防滑设计,号称“任何情况下都能稳定止滑”。虽然它的造型有点像美国卡通片里粗壮的超人英雄,隐隐给人笨拙难用的印象,但实际用过这个磨泥器之后,绝对会对此商品彻底改观。磨泥器刀刃的突出高度和角度都先在计算机程序上做过精密模拟,再经过无数次的试做与试用、一次又一次的调整才终至完成。因此使用时只要前后滑动,毫不费力就可以用两倍于一般磨泥器的速度磨好萝卜泥,甚至直径如硬币大小般的细瘦胡萝卜也能轻松解决。使用时的稳定度、可集水的构造、掀起盖子时底座也能固定在桌面上等贴心设计,经得起挑剔的检验,可以说是充分运用工学原理而研发出来的完美无敌“萝卜磨泥器”。

 

 

Iwaki | 水壶

 

轻量、耐高温、附把手和盖子、形状容易清洗,即使需要横放于冰箱隔层也没问题,这个水壶完全符合以上所有条件。如果盖子不是树脂材质的话,我就给它满分一百了。记忆中,这个物品以前是由德国蔡司集团旗下专门制造耐热玻璃的公司Jenaer Glas代工厂生产的,因此曾被称为“Jenaer Jug[耶拿水壶]。该材质是由名为奥托·司各特[Friedrich Otto Schott]的德国化学家于19世纪开发出来的“硼硅酸盐玻璃”,是种遇热膨胀率低,十分耐高温的玻璃材质。

 

 

 

Drei Blatter | 积木

 

“双手可以传达心意至人心”,这其实是日本著名陶艺家河井宽次郎在《生命之窗》一书里面的格言,不过却也是德国Blatter公司的基本理念。他们一直以来皆秉持着“通过双手可传达想法至人心”的信念制作商品。

 

烘烤过的褐色木头表面宛如烤过的鸡蛋糕一样,看起来十分美味。有着各式各样的木纹和大小,有榆木做成的,也有山毛榉、白桦木、赤杨木或柳树做成的。“每一个的形状都不规则是这项商品的基本特色”,这不也是我们身处的世界的写照吗?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物品,本书所呈现的共170件物品,都是作者在生活中实际使用过的。里面有的是长期受到消费者拥护的常销商品,也有刚上市没多久的新玩意儿;有工业量产的商品,也有手工创作出来的限量对象。虽然书名里头有个“新”字,介绍的并不是前所未见、全新的东西,它们都传达了作者的理念:“既是杯子就让它长得像个杯子吧!”这才是“永恒如新”、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设计,每一次使用它们都能够发掘其新的一面,都能迎合我们日新月异的生活环境。

 

至于这本书对读者而言,如果它能成为你们结识这些日常好物的机会,并让它们进驻大家的生活、且能够在每次回头翻阅这本书时都提供大家新的发现和不同的欣赏角度,便算是带给我超乎预期的欣慰与喜悦了。

 

(内容编辑整理自《永恒如新的日常设计》)

 

 

 


首  页 | 活动介绍 | 请读书目 | 最美书评 | 专家荐书 | 优阅读 | 沙龙在线 | 在线展览
联系电话:67358114/5-3166 邮箱:xuanc@clcn.net.cn
主办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北京市公共图书馆
技术支持:中研网

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首都图书馆 京ICP备0906722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00296博客 | 微博 | 豆瓣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