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跌倒,我要在承受之中走我自己的路。”
2024年11月24日,叶嘉莹先生走完了她的世纪之路。
今天,我们缅怀叶嘉莹先生,不仅是为了纪念她的学术成就和教育贡献,传承她的精神——那份对中华文化的坚守和热爱,更要从她的生命轨迹中汲取力量与智慧。
叶嘉莹(1924年7月2日-2024年11月24日)。图源:吕家佐摄于2013年7月7日
细数先生的人生经历,发现她与诗词的不解之缘起源于一首《咏莲》,其他所有故事,都围绕着这一世莲心徐徐展开。
《红蕖留梦: 叶嘉莹谈诗忆往》
叶嘉莹口述/张候萍撰写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馆藏地:首图B座四层历史、地理文献
索书号:K837.115.6=6 /7
书香世家,诗心初萌
1924年,叶嘉莹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世家。她的家族,叶赫那拉氏,曾是满清的显赫家族,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洪流中,叶家选择了文化的传承而非权势的追逐。叶嘉莹的父亲是北京大学的毕业生,母亲是一名教师,书香浸染的家庭氛围,让她自幼便沉浸在诗词的海洋中,三四岁起便跟随长辈吟诵古诗词。从此,诗书藏在心,奠定一生都与诗书在一起的基调。
扫码阅读《与诗书在一起》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这是叶嘉莹16岁时所作的《咏莲》,也是她诗心初萌的见证。她的一生,正如这首诗所言,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迁,始终保持着“莲心”的纯净与高洁。诗收录于《与诗书在一起》,这是叶嘉莹先生的第一本手帐书,在每一首诗词的生命心魂中感受先生柔韧而坚定的人生四季。
历经苦难,诗为慰藉
叶嘉莹的一生,是与苦难同行的一生。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到后来的漂泊海外、无以为家,她的生活从未平静。那些年里,她经历过生离,更要面对死别。17岁那年,叶嘉莹丧母;几十年颠沛后,又在52岁时收到女儿和女婿车祸去世的消息。“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她一口气写了十首哭女诗:“回首襁褓怀中日,二十七年一梦中。”
《人间词话七讲》
叶嘉莹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她说:“我命运多舛,但从诗词里我就能得到慰藉和力量。”孑然一身地步入老年,生命中太多时刻,叶嘉莹身边只有诗。诗词,成为了她生命中的灯塔,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
叶嘉莹 著
中华书局
馆藏地:首图B座四层历史、地理文献
索书号:K837.115.81=6 /2
她的一生,是“弱德持身往不回”的生动写照。叶先生是“弱德”一词的首创者。所谓“弱德”,便是在苦难之中,还要“有所持守、完成自己”。先生一生所历磨砺浮沉及其趣舍行止,恰也足以诠证她自身就是弱德之美的示现者、行证者。她始终坚持着对诗词的热爱与追求,用诗词的力量温暖自己,也温暖他人。
《弱德之美》,叶嘉莹 著
商务印书馆
馆藏地1:城图.文旅主题图书借阅;
馆藏地2:首图B座四层历史、地理文献,B座二层新书刊
索书号:K825.6=442 /178
教书育人,传承诗教
1945年,叶嘉莹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毕业,开始了她教书育人的生涯。她曾在台湾大学任教,并在1969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成为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终身教授。她的足迹,遍布在世界各地的讲台上,但内心的根,却始终扎于祖国。
随着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叶嘉莹也带着对祖国的思念与热爱,回到了大陆。她在南开大学创办了“中国文学比较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初回南开大学,一间300人的阶梯教室总是座无虚席,她的讲学如诗如画,又诚意满满。
在课堂上,叶嘉莹独特的教学风格,将学术、诗词与自己的生命力融为一体,以适合年轻人的方式,在阅读中构建起诗词的框架,讲述中国古典文学中那些浪漫、文雅、艺术,让学生感受诗词中丰富璀璨、美不胜收的世界。
叶嘉莹先生终身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回国教学后,叶嘉莹捐献出一半退休金设立“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奖,“驼庵”是她的恩师顾随先生的庵号,“永言”就是她的女儿“言言”和女婿“永廷”的名字。既是先生对恩师传承愿望的寄托,也有着自己对青年继起者的关怀。在94岁寿诞之前,叶嘉莹先生又宣布将个人全部财产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设立“迦陵基金”,用以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这些年,叶嘉莹已陆续捐赠3500多万元,面对好奇的声音,她说“我的莲花总会凋谢,我要把莲子留下来”。
2020年上映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便是叶嘉莹先生诗心的真实体现,历经战乱、生离死别和大时代的动荡飘零,诗词成为她的精神支柱,支撑其走过苦难。叶嘉莹先生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传承,正是其诗心和对诗词热爱的写照。
叶嘉莹在名叫《高枝》的诗中,写到“所期石炼天能补,但使珠圆月岂亏。”这是她晚年的心愿——炼石补天般地传承中国古典诗词;同时也表达了对年轻人的期待,生怕他们对诗词之美无知无觉,“如入宝山,空手而归”。
诗的美感 诗词为伴,莲心永存“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叶嘉莹先生的一生,是对诗词无尽热爱的诠释,是与诗词为伴的一生。她的诗词,不仅是文学的创作,更是她对生活的感悟和态度的表达。她的诗,如同她的人生,经历了风雨,却始终坚韧不拔。
“莲花落了,莲心是不死的。”叶嘉莹先生曾这样比喻自己的生命与诗词的关系。她的诗词,如同莲子一般,即使岁月更迭,依旧能够生根发芽,传递出生命的绿意。
如今,叶嘉莹先生虽已离我们远去,但她播撒的诗词种子早已在无数人心中生根发芽。她的离去,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永恒的开始。正如她最爱的那句诗所言:"千年沧海遗珠泪,未许人笺锦瑟诗。"这份美好,将永远流淌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