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以食为天”到“衣食住行”,没错,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吃。食物不仅仅能带给我们健康和营养,还能带给我们幸福。想想那鲜美的食材、香气扑鼻的调料,啊~烧烤、火锅、炸鸡、煎饼…….真好吃!又到了每年的七八月份,正是朋友们旅游、探店的好时候!广大的吃货朋友们,让我们在品味美食之余一起从书中来了解古今中外的饮食吧!
1、《至味人生: 三千年饮食文化与人物风流》
不光我们爱吃,我国的古人也有很多吃货。不论是春秋战国的屈原和孔子,还是唐宋时期的杜甫、苏轼,他们都爱吃!我们将从吃出发,和他们一起品味。
简单的食材生发出无数种佳肴,不仅承载着名士个人的审美品味,也暗合了时代精神与民族命运,成为一部内涵深厚的美食文化史。阅读历史的价值,是在食色中发现人,在共情中理解人,体味历史的魅力:古今一理,我不孤独。
2、《君幸食:一场贯穿古今的中餐盛宴》
中餐到底是什么?麻婆豆腐、是东坡肉、一品锅、醉蟹,到小笼包、刀削面、罗宋汤、慈母菜等等都是中餐。
想想看 “一条五花肉,肉皮被烤得金黄酥脆,鼓起可爱的泡泡;一条条被捆扎着的深红色叉烧,表面的糖浆泛着光泽,边缘微焦,参差起伏;表面烤出铜光的整鸡在顶灯的照射下熠熠生辉;烧鸭喜气洋洋地斜挂着,表皮微微褶皱,光亮如漆。”这是作者笔下的叉烧。每一章,我们都将同作者一起考察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美食——中餐。
3、《吃着吃着就老了》
本书是《风味人间》总导演陈晓卿的舌尖寻味随笔集。
作者通过描述家常饭菜和街头小吃,带我们一起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回忆与食物相关的美好时光,告诉我们食物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情感的寄托和生活的态度
4、《中世纪的餐桌: 从食味到知味》
本书为探究中世纪饮食文化的新史学著作。作者在广泛介绍中世纪食谱、菜式,以及面包、肉、奶酪、油、酒等各类食物的基础上,追溯了中世纪烹饪技法、饮食偏好、用餐器具、餐桌礼仪的演进和变化,探究了各类食材、佐料如何被发现、进入人们生活,以及面包、橄榄油、葡萄酒何以成为文明的标志物等。
5、《消失中的食物: 除了美味,我们还将失去什么》
BBC记者丹·萨拉迪诺背着行囊,北上格陵兰岛、往南深入安第斯山脉,10年间寻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记录40余种濒危的食物与传统工艺,如纪录片般揭露食物消失的赫然真相,也传递着温暖的希望。
作者透过食物的镜头,带我们思考:食物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和历史的承载者。在他的文字里,我们看到了食物背后隐藏的故事——全球饮食趋势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以及我们可能失去的不仅仅是某种味道,而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6、《中国文化中的饮食》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人类学著作,由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张光直主编,初版于1977年,是从考古学和人类学角度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的先驱著作。书中,人类学、历史学以及汉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者,考察了古代中国和近现代中国各个时期的饮食文化,通过文献资料的汇总与整理,还原了中国各历史时期的饮食习惯与风格;总结并分析了中国饮食的食材、烹饪方法、烹饪工具、饮食结构、进餐礼仪与观念习俗,此外,还涉及饮食在中国文化中所具有的重要象征作用。
7、《“逛吃逛吃”: 铁路美食的黄金时代》
猜猜你在东方快车上能吃到什么?餐车出道前,旅客要如何才能在漫长的旅途中吃饱肚子?餐车出道后,不同铁路公司的单有何不同,又有哪些引人垂涎的美食?朋友们,让我们走近19世纪的欧洲,在作者眼中的黄金时代探索铁路中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