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阅读

在人生的盛宴里,煮一碗粥

 

       “然而岁月夕朝,在某一个片刻,时光凝结。这些人坐在了一桌,桌上是‘一盅两件’。端起茶壶,放下筷子。对面相视,味蕾深处忽而漾起了一摸一样的气息。他们松弛,继而释然。

       是为《燕食记》。”

                                                                                                                                                                                                            ——葛亮
 


故事:苍生,滋味绵长

       《燕食记》的故事以吃食为引,以“同钦楼”“十八行”两家茶楼酒肆为中心,通过对人物荣贻生、陈五举师徒二人的人生沉浮,对月傅、荣贻生、陈五举三代人的美食传承,开启了对厨艺流变、世事变迁、人情冷暖的讲述。

       整个故事从辛亥革命后的广州世事开始,到香港经济走向腾飞,从感悟着旧时代的人情礼仪起,转眼便望见翡翠城的璀璨。其中有古典韵味的滋养,有现代元素的熟悉,历史气息浓重。陈炯明执政广东的兴衰、美国股灾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一•二八”、广州沦陷……而作者对美食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情感的幽深刻画,与历史的“大”相融,硬软缠绵。

       从清末至当代,浮沉岁月里,有历史巨变,有食材气香,有人情绵绵。

 

人物:熬吃食,煎人寿

《苦昼短》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⑾,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月傅:人生在世,不过一碗“融金煮玉”

       唐代诗人李贺曾写下一首《苦昼短》,钱钟书评论李贺说:“其于光阴之速,年命之短,世变无涯,人生有尽,每感怆低徊,长言永叹。”李贺诗歌常常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而看法较全面,议论较透彻的,当数《苦昼短》。

       在《苦昼短》这首诗的后半段,诗人讥刺了那些想通过求仙获得长生的人的荒唐愚昧。服黄金,吞白玉,原是道教中的服食方法,服食求神仙。为何要成仙,还是贪恋人生的长度。可是,人只一世,如何活好这一世,已是难解的谜题。有人迷恋荣华富贵,有人情愿在爱恨情仇中过瘾,而有人将短暂的生命活成了一碗粥,好一碗融金煮玉,就是要融掉贪与痴,求清净,求光洁。

       ‘融金煮玉’,以富贵之名,得至情之意。断弦听音者,几希。”所谓的“煮玉”,是切得极薄的冬笋片,这笋只用那重阳的头茬笋,其中的甘香与粥浑然一体;米是新收的竹溪贡米,入水浆如乳,不黏不糯,粒粒分明;水,是白云山上的日息泉,每日朝露而出,日升而息,只等候黎明时分。

       就是这样的一碗粥,让一身戎装的陈司令与般若庵的女尼月傅相识,开始了一次又一次无味而有味的情感风波,他们各有愁思,彼此填补起身心的空洞。

       大时代风云变幻,一次政变,陈司令被定罪而死去,一片小天轰然塌陷;月傅出走,将最后的念想,一个续写故事的小生命,留给了慧生。

慧生是谁,她与月傅在尼姑庵相知相守,慧生为“仿荤”菜的美味而不惜使用罂粟,而月傅制止,此后便让般若庵里有了闻名一时的素宴美食“竹珍筵”,有了“融金煮玉”,冥冥之中开始了三代人的故事。

       月傅一生清清淡淡,如一碗白粥;月傅处事得体,清洁自律却也用情真挚。即使是一碗白粥,也煮得潇洒,即使身处寡淡之地,也将这人生煎得火热。

       此后,婴儿与慧生相依为命,“贻生,你娘留了你这条命。往后怎么走,就要看天的造化了。”


荣贻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才是没有命

       人,即使对世间万物一无所知,也明白岁月匆匆,流年似箭。

       《苦昼短》诗的前半部分感慨着时光易逝、年命短促,“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其中的一个“煎”字,道出了人生的无奈和苦楚。

       为了活命,免得受生父“率部叛变”之罪的牵连。“母亲”慧生带着小贻生来到了太史第,慧生做工,在乱世中为孩子谋求一份清净。在荣贻生还是阿响的时候,他见识了清甜的死亡,学着体会飞逝的时光。少年之时的一次游历,他随同太史第上下一同出游,只为吃头茬的荔枝,名为“雾水荔枝”。舌尖香甜,雾气散去,山谷明亮,人人脸上理应是锦绣的景象,可阿响耳边听到了,那句用戏白念出的不合时宜的——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那时的他,可知晓如何丈量人生的长短?

       此行,他也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了死亡,大家族里的九太太,前一日醉酒失态,后一日漂浮水上,丢了呼吸。岸上是她的绣花鞋,脸上泛起浅浅的光,微风拂过,一阵成熟的荔枝香气飘进阿响的心间。并非寄人篱下,只是旁观这繁华背后的暗流涌动,以后,荣贻生每一次面对的死亡,都有着荔枝的气息。

       当阿响渐渐长大,心里一板一眼、铿铿锵锵,面对命,他选择迎难而上,学厨。因父母辈的恩怨,慧生说,“走这条路可能是会要命的。”阿响说,“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才是没有命。”

       勤恳学厨,天赋异禀。此后,世间、舌尖,便多了一位荣师傅,有了一处“同钦楼”。




                           “同钦楼”的原型——莲香楼

陈五举:脊梁里的筋骨,一点点地硬起来了

       陈五举被荣贻生收进“同钦楼”为徒,学习着荣师傅的拿手绝活——莲蓉月饼,孤儿五举,恩情难报,于是勤恳卖力。“那时五举身量小,一口大锅,像是小艇,锅铲像是船桨。他就划啊划啊。那莲蓉渐渐地,就滑了、黏了、稠了。”

       而当人遇到了爱,有时会奋不顾身,会重新定义什么是情,什么是义。当遇到恩情与爱情的冲突时,他有了自己的选择。陈五举决定入赘戴家,、,师傅心冷,从此分离。就这样,陈五举离开“同钦楼”,赴约“十八行”的兴衰。从港式点心到本帮菜,从炒莲蓉到红烧肉,从学徒的点滴懵懂,到能担负起“十八行”的命运。

       五举妻子死后,戴家劝说五举重新回到父亲身边,男人,总是要有自己的前程。五举不依,如果说当初离开了师傅,已经错过了一次,那绝对不能再错。他的内心一片笃定,“觉得脊梁里的筋骨,一点点地硬起来了。”

       处事和气的陈五举,重新撑起了“十八行”。

       岁月至此,慢慢地,香港青年开始听起许冠杰、林子祥的音乐,潮流不疾不徐,走向了该到的地方。


结局:人生赛事,无人胜出;“阴阳月饼”,相得益彰

       1995年,香港和内地上映了一部电影——《金玉满堂》,电影中有一个“满汉全席”大赛上,满汉全席之赵派与牛派,开始了一番比拼,电影将每一道佳肴的烹饪过程拍摄得十分精美,而两方的精彩比拼也使人快意过瘾,颇有厨艺如武艺,厨房如江湖之感。

       《燕食记》的最后,如电影差不多的年代,也有这么一场精彩纷呈的比拼。荣贻生、陈五举师徒在由香港厨师协会举办的饮食大赛上再遇见,随着港姐选举的落寞,让市民们内心空洞,随机把关注的心转移到了吃食上,让这场比赛更加铿锵喧闹。

       本帮菜厨子与“三蓉王”在决赛相见,“同钦楼”仍为业界龙头,而神秘的“十八行”也霹雳乍现,外加媒体对这对曾经师徒的炒作,让更多人心怀热意,想要坐山观虎斗。

       赛题为“一开一合一鸳鸯”,最为精彩的最后一个回合为“鸳鸯”。荣贻生驾锅,起火,揉面皮,制奶黄……只听“咣当”一声响,锅落到了炉灶边上,荣贻生的右手骨折剧痛,这次右手端锅,使不上力,认输。

       可五举知道,师傅从来都是用左手的……

       五举走向师傅,端起锅,十年没有炒,可一招一式,一丝未忘,最终做完了“鸳鸯月饼”。

       这月饼什么样?

       “一半莲蓉黑芝麻,一半奶油黄流心。犹如阴阳,包容相照,壁垒分明。是一片薄薄的豆腐,让它们在一块月饼里各安其是,相得益彰。”

 

 

 


首  页 | 活动介绍 | 请读书目 | 最美书评 | 专家荐书 | 优阅读 | 沙龙在线 | 在线展览
联系电话:67358114/5-3166 邮箱:xuanc@clcn.net.cn
主办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北京市公共图书馆
技术支持:中研网

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首都图书馆 京ICP备0906722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00296博客 | 微博 | 豆瓣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