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苦难是细微的,是贴身的,是与日复一日的琐碎牵手同行的。
请别细细打量痛苦的沟壑,因为没有一份经验可以擦去所有人的泪水,我们孑然一身,只有在前行的路上,自寻答案。
2024年刚刚开始,让这份有关“痛苦”的书单,帮我们洗涤痛苦,走向崭新。
鳄鱼在河里 河在我心里
我在鳄鱼肚子里
《鳄鱼》
莫言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天哪,你真敢用词,爱,爱能随便用吗?这世界上只有恨,哪有什么爱?即便曾经有过,那也是充当欲望的遮羞布。”
古书有云,“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民间谚语曾说,“人心不足蛇吞象。”
贪婪的欲望究竟是什么,让爱变成恨,让微笑露出獠牙,让诚实的人学会说谎,让胆怯的人变得鲁莽,让软弱的人开始欺压更加软弱的人。在剧作《鳄鱼》中, 作者以贪腐为主题,创作了一出有关恶欲的戏。“人的欲望就像鳄鱼一样,如果有足够的空间和营养,便会快速生长……”
整个故事围绕主人公单无惮及其在生日派对上收到的贺礼“鳄鱼”展开,通过一条无限生长的鳄鱼,故事挖掘人性深处的秘密,深刻探讨“欲望”这一主题。
凶手另有其人?
凶手甚至不是人?
《孤岛的来访者》
[日]方丈贵惠 著
穆迪 译
新星出版社
“真相极为简单……最大的问题是能不能让各位接受。”
一个故事,结合复仇、超自然、奇幻、悬疑、推理等为一体,读起来还有一种体验“剧本杀”的感觉,这就是小说《孤岛的来访客》内容的综合展现。
幽世岛因定期举办的秘密祭典而为人所知,早在四十五年前,岛上发生了一起离奇惨案,造成十三人死亡,自此这座小岛成了无人岛。主人公泉佑树决心为儿时死在岛上的好友复仇,然而却有人先他一步,先杀死了仇人中的一个,是谁先一步下了手?凶手还会继续行凶吗?凶手竟然不是人类?
每一座城市
都有一场从过去飘来的风雨
《刹那》
郭沛文 著
中信出版集团
“有时候在你看来极其短暂的时间里,很多事也许已经发生了无数次的变化。同理,有时候你觉得这世界上发生了很多事,但站远一点看,又会感觉那只是一刹那,从因到果,再简单不过了。”
你还记得去年大火的悬疑剧《漫长的季节》里的东北风貌吗,或是也曾被《隐秘的角落》里广东小城的潮湿浸润了双眼?
每一座城市,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烟火气,历史痕迹,爱恨情仇,以及独特的悬疑色彩。
这个悬疑故事,发生在长沙城,“现在-过去”交叉的叙事结构让故事更加扑朔迷离。2014年秋,橘子洲尾的沙滩公园正在举办人气沸腾的音乐节。夜幕降下,严密的安保区域内,一具尸体出现得不可思议。岳麓公安分局刑侦大队迅速理清线索,次日清晨将疑犯抓捕……1992年所发生的一切,又是否能为今天的疑问揭开谜底?
在这喧嚣的城市里,谁被困住?在时间的褶皱里,谁又能悠然而过?
年轻的朋友
愿你前程似锦
《如何是好》
阎真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我有一千条理由对自己妥协,但不妥协的理由只有一条,那就是,妥协就会坠入深渊。”
孔乙己原本是鲁迅笔下的人物,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失意的青年人的自我嘲讽——“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小说《如何是好》的主人公是一名“小镇做题家”,她从无助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可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对就业与考研、漂泊与稳定、眼下与理想、爱情与现实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她该如何是好?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2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这部作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描述了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可能会面对的种种难题,不仅仅是新时代“孔乙己”与“小镇做题家”的故事,更关乎每一个心怀理想又面临困境的青年人的何去何从。
AI或许可以写小说
却难以创作“非虚构”
《复调:巴赫与生命之恸》
[美]菲利普·肯尼科特 著
王知夏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音乐不是‘爱’这个词传达出的任何一种简单意义上的快乐。它是义务,是一种责任、一种痴迷,是我生命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随着AI的发展,AI作图、AI换脸等技术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甚至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一年来,打开音、视频网站,我们能看到大量的AI模仿知名歌手的作品,只可惜这些“复制品”还难以给听众带去真挚的情感体验。
去年五月,歌手孙燕姿对“AI孙燕姿”作出了回应,AI创作与人类情感之间的关系,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思考。万物皆可“AI化”吗?难道有一天,AI也可以创作出如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一样伟大的作品?
在《复调:巴赫与生命之恸》一书中,作者用他的生命感悟,回答了这个问题。亲人的离世,让他开始探寻巴赫的音乐。他认为巴赫的音乐无疑是关乎生与死的一场对话,正如钢琴家杰里米·登克所描述的,“别的作曲家似乎都在写小说,只有巴赫写的是非虚构。”人生与音乐往复交织,当音乐与生命的细节紧紧相拥,音乐便是生命、柔情与爱。AI能否理解这些,让我们拭目以待。
别假装这个世界会比过去更好
《极北》
[英]马塞尔·索鲁 著
姚瑶 译
南海出版公司
“你从来没想到任何事情都有终结的一天。你没想到自己会是最后仅剩余的那一部分。”
你可曾想过世界末日的样子,天崩地裂,万物丧生?那你有没有想过当整个世界只剩下你一个人,在恶劣的环境下,该如何生存?
童年时,梅克皮斯在一个没有工业、处处自然的小镇长大,但谁也不能想象到,有一天,世界被洪水、瘟疫和战争一点点吞没……一个单纯女子如何于灾难与暴乱中活下去,当世界上只剩下她一人,她又该如何将希望延续?
小说《极北》讲述了一个冰冷的故事,而故事的背后,是人类的现实世界。
生活处处是死亡的隐喻
可它又带给人希望
《最后的故事》
[波兰]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著
李怡楠 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死亡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它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存在着,就像一个无力的、渴望刺激的性无能人,偷窥着,并贪婪地吞噬每一段被看到的时光。”
这部长篇小说,讲述了母亲、外祖母与女儿的“最后的故事”,当他们独自面对无法逃避的死亡时,周遭的世界是否还有意义,往昔的圣灵难道早已被摧毁?
《最后的故事》中处处都是有关死亡的隐喻,而死亡却成为了最具生命力的存在,因为它似乎能告诉我们一切。
将目光转向主流之外的人与事
以及那些失声的苦难
《疼痛部》
[荷]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著
姜昊骞 译
北京日报出版社
《承诺》
[南非]达蒙·加尔格特 著
黄建树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艰辛时刻》
[秘鲁]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著
侯健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长日将尽》
[爱尔兰] 塞巴斯蒂安·巴里 著
杨凌峰 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海边》
[英]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著
黄协安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我的母语变成了三门语言,就像舌头分叉的龙一样。”
语言是桥梁,当语言开始分崩离析,我们还能否走过眼前的路?小说《疼痛部》中的主人公来自一个已不存在的国家,教授一门四分五裂的语言。语言的“灭亡”,背后是战争、流亡、身份的消失和祖国的心碎。这部前南斯拉夫的私人历史,让我们从平静的生活中短暂抽离,去思考战争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他看来,他们在上帝眼中是平等的,虽然不论什么时候,他们在车里的位置都应该隔开。”
四场葬礼,三十余年,两个种族,一份承诺。小说《承诺》不只讲述了一个家族的命运,也是对历史问题的追问,一个人可以寻求公正,一个种族呢?作者对南非历史和世界的发展做了有力而明确的评论,其最好的总结就是:这个世界上存在真正的正义吗?
“所谓历史就是现实被幻想扭曲后的样子吗?”
小说《艰辛时刻》将视角移动到中美洲和拉丁美洲——这片遥远而陌生的大地。作品取材冷战初期真实事件,描述了一起政治阴谋及参与各方的利益纠葛。
“饥饿是一堆大火,是焚尸炉。”
小说《长日无尽》的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中叶,爱尔兰大饥荒给无数人的生命画上了句号,而托马斯和约翰成为了幸存者,他们都逃往了美国,在颠沛流离中,为了能够活下去,没有什么是不能去做的,包括卷入与自己完全无关的战争。一名印第安女孩的出现,改变了这个故事饥饿、麻木、悲哀的色调,开始给绝望以希望,是昏天黑地中的一缕光。原来唯有爱,能让人觉得没有白活一场。
“在地图上,那些生活在遥远、原始的地方的人,都被放到了其他的地方。”
小说《海边》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末,主人公从桑给巴尔来到英国寻求政治避难。抵达英国后,他被安排暂住在一个海边小镇,背井离乡之后,遇到了仇敌之子,这份仇怨,在异国他乡,能否从此释怀……
这是一个有关殖民历史与难民的故事,不禁让我们思索,故乡大地并非无根,可他们为何要四处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