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一秒钟要掰成八瓣过的时代,无数人都在感叹时间不够用,抱怨没有时间看书,其实只要选对书,忙碌的生活中依然会有无数个小瞬间足以让你拥有片刻的宁静,享受阅读的乐趣。
途中知享:通勤路上的时光奇遇
在拥挤的车厢里,随时随地享受知识的滋养,这些短暂而精致的阅读片段,为通勤时间注入了一份宁静与启发,使每一次出行都变得更有意义。
01
“科学不光有用,而且有趣”
《科坛趣话:科学、科学家与科学家精神》
汪品先 著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严肃、刻板、教条……在你眼中科学家都是为了研究而不顾一切的怪人么?他们会不会真的像谢耳朵一样“生活无法自理?”这一次,我们终于有机会从新闻以外的途径了解这些可爱的“怪人”了。一个个小故事,从侧面刻画了科学家的精神;一则则科学趣闻,就像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个小片段。书中每则故事不超过2000字,读起来毫无障碍,读完你也许会十分认同作者的观点“科学是好玩的。科学不光有用,而且有趣。”
02
一场颠覆认知的奇妙科学之旅
《奇观:月球之谜、宇宙之始及生命的起点》
[英]约翰·格里宾 著
张玫瑰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其中一个就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关于月亮的奥秘、宇宙起点这些天文物理奇观,或许我们无法从物理学的角度完全理解,但是好在有科学家愿意从科普的角度,为大众讲述自己的理解。作者用直白易懂的语言,将精深的科学知识,浓缩到简短的篇幅中,那些在我们看来很正常的现象,一旦听别人解释起来就会发现“好像真的是这样。”
03
文科生也爱看的现代科学入门读物
《世界的形状:读懂你一知半解的科学知识》
石峰 著
台海出版社
如果一个科普专栏有9.4的高分,如果在评论区你可以看到“精彩绝伦”“像看小说一样学科普”“让我看到了人类的群星闪耀的万丈光芒”的高度评价,如果发出这些评论的不仅仅是专业圈内人士,还有理科知识薄弱的文科生和只看八卦不看科普误入的门外汉,你会不会也想一探究竟,去看看到底是什么神仙佳作。
这就是《世界的形状》,它由专栏内容所整理扩充,在一众高呼中出版面世。作为一本科普读物,却用讲故事的方式讲科学,爱因斯坦、杨振宁……他们究竟是如何改变这个世界的?量子力学到底有没有具体的应用?时间倒流真的只是科幻吗……终于有人可以把这些一知半解的问题给讲清楚了!
04
最“荒诞”的科普读物
《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又来了:What If?2》
[美]兰道尔·门罗 著
邓舒夏 / 尔欣中 / 苟利军 译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每个人都同时打开冰箱,可以给地球降温吗?
如果雨滴都是柠檬糖和口香糖会怎样?
这些“妈见打”的脑洞问题,看似毫无头绪又荒谬绝伦,但在作者看来,从毫无头绪的问题中梳理出可能的结果,这个满足好奇心的过程是快乐且充实的。有人说:“科学并不是容易的,但在门罗的妙笔下,它无疑是有趣的。”是的,这个世界上脑洞最大的人,凭借他对科学的深刻理解,对一系列古怪问题给出了的科学解释,让你明白即使是最离谱的问题,也可能有更多基于科学原理的答案。
05
探讨阅读的艺术和技巧
《聪明的阅读者:何为读?如何读?读什么?》
阳志平 著
中信出版集团
当你的读书时间不断被压缩的时候,当你面对无数新书而不知从何下手的时候,你可能十分需要一本教你如何阅读的书。也许你会说,读书谁不会?只要认识字,三岁的小朋友都能博览群书。可是,你真的确定你会读书?
读书要从易到难?读书要一字不漏?读书要边读边做笔记?《聪明的阅读者》告诉我们——错!大错特错!这是一本讲透了“何为读”“如何读”和“读什么”的书,赋予了阅读新的深度和层次。如果你也在苦苦寻找阅读方法,本书绝对是不二之选。
旅梦随心:旅行中的悠然时光
旅行中的阅读,如随风而来的微笑,自在又温暖。途中,书页翻动,文字轻盈,书中世界与风景交织,成为旅行的美妙伴侣。
06
追忆与那些文化名人的往事
《也曾隔窗窥新月》
刘心武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人生就是外在物件不断失去的一个流程。但人生也是努力维系宝贵纪念的一个心路历程。”
这是刘心武先生的随笔合集,同时也是一部关于文学界众多人物的回忆。由于其复杂的身份和曲折的生活经历,他的“朋友圈”成员可谓是阵容豪华,在很多情况下,他与朋友之间的交往不仅具有深远的个人意义,同时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价值。他在书中回顾过去,思念着逝去的朋友,同时也在自我反思和自省,在他的叙述和回忆中,抽象的文学潮流变得具体而真实,生动而温暖。
07
观一代人的迷惘与成长
《浪的景观》
周嘉宁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千禧年是什么样子?朴树在《New Boy》里这样唱过:“是的我看见到处是阳光,快乐在城市上空飘扬,新世纪来得像梦一样,让我暖洋洋”。
三个与青春有关的故事,同属大幕初启之时,新浪潮、摇滚乐、桑塔纳、千禧年、歌友会、听电台等关键词贯穿全书。尽管故事的背景不同,但属于青年们的交流方式却不尽相同,喝酒便要“一醉方休”,做事就要“至死浪漫”。这些渴望将片刻化作永恒的热情,不就是青春真实的样子。
08
以时光的松脂,裹住凛冽的西北
《春山夜行》
韩松落 著
译林出版社
没有得到过什么父爱,却帮父亲还债的女儿、被精神病夺取了妻儿的唐山孤儿、生活在基层那些看似光鲜实则狼狈不堪的女性们……这是作者笔下九十年代的人文景象,他用细腻的笔触,写尽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将一个个故事讲给我们听,把世间百态都呈现在我们眼前。
生活不是短视频软件中,人人都开的豪车,住的豪宅,也不是动辄上百亿的生意,而是普通人在平凡日子里的沉浮与挣扎。你看,这么多人都在一边生活一边痛苦,精神内耗是不是突然就治好了呢
09
在时间的尘埃中书写诗与永恒
《不要问我时间如何流逝:何塞·埃米利奥·帕切科诗选》
[墨西哥]帕切科 著
范晔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帕切科的诗篇并不冗长,翻开便是惊喜。尽管他所处的年代与我们仿佛有一些“时差”,但他笔下的文字却仿佛描绘出了当下复杂的景象。无论是描写天气、植物还是历史的变迁,都是在描绘时间的流逝。希望阅读这本诗集的你也能得到力量,去享受具体的生活和具体的爱。如诗中所说“我们的船已经搁浅太多次,没有人再害怕触地。唯一的结局是继续航行,风平浪静中驶向下一次海滩。”
10
打捞20世纪普通德国人的一生
《客乡》
[德]燕妮·埃彭贝克 著
李斯本 译
北京日报出版社
故事从一位建筑师在柏林郊外的湖畔建造了一栋别墅说起,在这里,别墅“迎来送往”着不同的居住者,在不同的时代他们离散又到来,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客乡》篇幅并不长,却涉及了很多20世纪德国社会的问题:战争暴行、国际移民、城乡差距……这些故事一起勾画了一个充满历史记忆和家庭回忆的画面。无论我们身处何方,每个人都在历史的大潮中前行,在这个意义上,人间炊烟处处,总归皆是他乡。
枕边知己:晚间的星夜之书
一盏暖灯照亮书页,投射出柔和的光晕,悠扬的唱片旋律如水流淌,温暖而宁静,这是一天的静谧结尾。文字如泉水,一滴滴落入心田,让入睡前的宁静时光充满启发。
11
描摹社交媒体一代的“人”与“情”
《四合如意》
张怡微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人生总有些不顺利,但不一定就是坏事,有时候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大龄单身女青年独自买房经历虽然坎坷但最终如愿拿到房本,相隔异国的情侣靠着一部手机维系着时冷时暖的感情,闺蜜之间微妙的友谊,喜悦、误解、分道而行……明明我们都不是小说里的主人公,但仿佛每一个故事都发生在你我的身边。十二篇小说是十二首曲牌,每一篇故事都在描摹当代青年人的生活与情感变迁,有柔软温情的一幕,也有冰冷清醒的一部分。人在其中时总会充满抱怨,但生活中很多看似平凡的瞬间,将来也许都是人生宝贵的记忆。
12
科学与道德、天才与疯狂之间的碰撞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
[智利]本哈明·拉巴图特 著
施杰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正如你对这个混乱的世界有诸多不解,有这样几位科学家,他们也和你一样,对这个世界感到不理解,有人研究物理学,有人研究量子力学,他们都想要凭借一己之力去改变世界,既天真,又疯狂。也许16岁的你因为把科学与分数挂钩,而错过了它的魅力与奥秘,那么在本书中你可以以一种文学性的视角重新面对它们,看到科学与道德、天才与疯狂之间的碰撞。
13
倾听孤独者无法言说的故事
《孤独的义务》
[韩]尹成姬 著
安松元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是一个个边缘人的故事,他们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只用简单的字母来代替。他们是谁呢?是失去双胞胎姐姐的妹妹、是人生最大成就是获得过“小小心算王”称号的市政厅职员、是每天关注对面屋顶颜色变化的图书馆管理员、是生于愚人节而人生多少有些荒诞的丈夫、是四岁时因走丢而被人收养的职业小偷……他们孤独,只能通过纵火企图倾听他人的生活,逛二手商店,每天的日常是记录吃饭咀嚼多少下,在图书馆阅读他人的表情来“偷窥”生活。但是他们却让我们知道了一件事:“要了解,孤独是生而为人的条件。”
14
未来繁星中颠沛流离的爱与信仰
《祈祷之海:格雷格·伊根经典科幻三重奏》
[澳]格雷格·伊根 著
鲁冬旭 / 阿古 / 刘文元 / 萧傲然 / 张涵 译
新星出版社
在未来,科技会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这是被称为最神秘、最博学的科幻天才格雷格一直遵循的写作主题。用宝石代替你的大脑,那么你还是你么?该如何制约超越造物者的人工智能?你是否愿意孕育自己的丈夫?这些脑洞大开的作品是他对生命伦理与科技的思索,对人类爱与信仰的真正揭示。在他的笔下,你可以在全程高能的科幻设定中,感受自我、爱、自由、人生意义,经历一次次的心灵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