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阅读

不满是向上的年轮

知识之岛越大,好奇的海岸线越长。

今天,我们将以无知、不满的姿态一起出发,换一种视角,向内、向外不断探索。

你的手指可以沿河流而下,顺山峰而上,在短短几厘米间走过遥远的路程,通过这种方式探索广阔而未知的世界。

《斯坦福大学奇幻地理:科学艺术与想象》

[法]让-马克·贝斯/ [法]菲利普·格朗/ [法]吉尔斯·帕尔斯基 著

刘安琪 译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奇幻”其实是指把我们带进一幅幅“把自然界的所有元素整合到一页纸上的”地图。不管是地图、版画还是图示,都是不曾被时光稀释的奇思妙想,浓缩着一种永不满足的狂热探索,在不断激励旅行者前往梦想之地的同时,将读者也带入了一个令人愉悦的亲密空间。

海岸凹陷的轮廓、岛群的走向、山体或城市的名称、城镇边缘的沙漠、河流旁的植被,每个细节、每个元素都既独具一格,又与周围的地貌浑然一体。沿着每个特定的视角都可以构建出一个世界,整个世界被重新编译之后,浓缩在一纸书页上,供人们观赏和阅读。

万物有言,无论是像风琴键般排列的重重山峰,还是像标本一样集体亮相的潺潺河流,画面上山水间互动的张力,时至今日也能让我们迸发无限灵感。

如果说地图是陆地与海洋传来的回响,那么黑洞就是宇宙中美丽坍缩的星星。

《黑洞之心:宇宙中最狂暴又最迷人的天体》

[法]奥海良·巴罗 著;郭彦良/姚智斌 译

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

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有一个巨人用手狠狠地挤压地球,导致地球被压成一个体积特别小且密度极大的小球,那么我们一定能感觉到更强的地心引力,显然地球上的石头会很难摆脱地心引力的束缚,如果当物体逃离地球表面的速度需要超过光速的时候,会怎么样呢?

连光都不能从这里逃出去!这就是黑洞!我们如今已经有很多种方式可以间接证实黑洞的存在,它是宇宙中的小球体,不会吞噬周围的一切,任何东西都无法从中逃逸出去,它的内部是空的,所有的质量都集中于一点——奇点,奇点是时间的终点,时间和空间可以在黑洞中相互转换……

这些简单的结论往往需要复杂的物理与数学知识来推导和证明,但这本小书从日常人们可以理解的象征与想象出发,用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通俗地展示着黑洞的无穷魅力与谜题。

飞越山川河流,飞向万丈高空,人类生来就有飞行梦。

《如何离开地球表面:人类航空航天小史》

卢西

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2年8月4日11时08分,我国首颗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句(gōu)芒号”成功发射。为了离开地球表面,人类绞尽脑汁,从鸟的翅膀上汲取灵感,从孔明灯的升空寻找思路,甚至利用火药把自己“炸”上天。作者卢西从最原始的鸟类崇拜讲起,图文并茂的展开了人类向上不断探索的历史画卷。在这幅从航空到航天的画卷中,作者不仅工笔细说了人类在飞行器上的每一次探索和实践,还阐述了其中的科学发展与技术应用,比如升力、动力、飞行控制、机身材料等重要常识都有详细的介绍。

 

从羽毛到碳纤维,从柳木到铝合金、钛合金,航空与航天科技日新月异,相信这本书可以成为航空航天爱好者向外探索、向内生长的好帮手。

人类在向外探索地球与宇宙的峰峦与沟壑的同时,也在不断分析大脑的沟回。

《我们如何看见,又如何思考》

[美]理查德·马斯兰 著;顾金涛 译

中信出版社

人工智能只能通过大量数据和超高速计算机来发挥作用,这样看来,它的智力水平可能比4岁孩子的平均水平还要低,因为孩子可以通过案例和环境自己学习。人工智能一直向人类的大脑进行学习,所以我们要先研究人类的大脑是怎样学习。

“通过研究特定的问题,你会学到普适的东西”,本书围绕眼睛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向大脑通信的方式来揭示视网膜、神经元、视觉皮质、颞叶等等视觉系统中的每个节点和动态机制,来探索大脑是怎样识别物体、为什么看到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等一系列关于“看见”“记忆”和“思考”的问题。

自然界存在着尚未被感知的法则,而它们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决策。

《噪声:人类判断的缺陷》

[以色列]丹尼尔·卡尼曼/ [法]奥利维耶·西博尼/ [美]卡斯·R.桑斯坦 著;李纾/汪祚军/魏子晗 译

湛庐文化|浙江教育出版社

人类是如何在决策中犯错的?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给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偏差”与“噪声”。

请你看两组描述——第一组:“聪明、执着、狡猾、没有原则”;第二组:“没有原则、狡猾、执着、聪明”。尽管这是对同一个人的描述,但由于形容词出现的顺序不同,“没有原则”和“狡猾”在“聪明”和“执着”之后出现只显得是轻微的贬义;但在首位出现时,“执着”和“聪明”似乎不再是积极因素了,反而显得更加危险。

上述两组描述会带来不同的判断,带来统计偏差,从而产生噪声。作者在书中通过一系列实例来帮助我们认识和区分“偏差”和“噪声”,梳理其产生的原因、相互作用的方式、测量的标准以及带来的结果等等,并为我们的决策提供帮助。

你没有任何办法可以仿冒时间留下的痕迹。

06手艺之道:18种觉醒与新生

张泉

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在龙泉,铸一把剑,为了更好地去除杂质,增加剑身的强度和韧性,需要反复折叠锻打32000次;在苏州,缂丝作品要呈现出立体的色彩层次,往往要动用数十万根丝线通经断纬;在尼木,制作木刻版《甘珠尔》几乎是一生的修行,整个村子的匠人们已经雕刻了24年……

每一件器物、每一种传统都在时代的迷宫里浮沉寂灭,每一代人也注定要在这跌宕起伏中寻路。三度“亚洲卓越新闻奖”得主张泉在历时9年、采访18位杰出设计者和手艺人后,将这些对话提供给后来的我们,一起去思考民艺与设计、传统与创新、消亡与重生。

能生存下来的并不是最强壮的物种,也不是最智能的物种,而是最适应变化的物种。——查尔斯·达尔文

《跟动物交换身体:人体示范动物图鉴》

[日]川崎悟司 著;董方 译

博集天卷|湖南文艺出版社

人类不仅幻想像鸟儿一样飞翔,也会从鱼的身体学习沉浮。每种动物特殊的技能和生存优势嫁接在人体上会有怎样的变化?这本轻松的科普小书,通过魔性的插图和严谨的解构,以“人体变成动物”这种直观的方式,为我们分门别类的展示了动物们各异的身体结构和演化过程。

除此之外,这本书还会让人有很多意外而有趣的收获,比如兔子是几乎不出汗的动物,全靠耳朵来散热;刚出生的小树袋熊需要吃妈妈的“便便”,来分解桉树叶的毒素;河马看似性情温和,实则喜怒无常,还和鲸鱼有很近的亲缘关系;猫头鹰左右不对称的耳部结构在动物界非常罕见,无论是耳孔位置,还是朝向都不对称。


首  页 | 活动介绍 | 请读书目 | 最美书评 | 专家荐书 | 优阅读 | 沙龙在线 | 在线展览
联系电话:67358114/5-3166 邮箱:xuanc@clcn.net.cn
主办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北京市公共图书馆
技术支持:中研网

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首都图书馆 京ICP备0906722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00296博客 | 微博 | 豆瓣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