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阅读

只要大脑仍在思考 任何事都不能将你打倒

       人类大脑,被称为“三磅重的宇宙”。探索大脑和探索宇宙一样,是人类永恒的使命。现代神经科学的奠基者、西班牙科学家拉蒙-卡哈尔曾说:“只要大脑的奥秘尚未大白于天下,宇宙将仍是一个谜。”

       世界有多复杂,大脑就有多复杂,世界有多精彩,大脑便有多精彩。生命的最初,意识的最初,也是大脑的最初。对于这个控制机体所有功能的中枢,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也曾经这样评价过它:“因为有了脑,我们才有了乐趣、欣喜与欢笑,才有了绝望、哀愁与无尽的忧思。因为有了脑,我们才看得见,才听得到。因为有了脑,我们才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拥有了智慧,获得了知识。”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一种“自我等同于大脑的主张”观点逐渐成为主流——即,认为大脑中的生物化学反应决定了我们的一切思想和行为。然而,在人生的逆旅中,当我们忍着眼泪坚持努力时;当我们说服自己勇敢挑战时;当我们战胜欲望放弃诱惑时,我们便更加清楚地认知到,在大脑面前,人绝非生物机器,人始终拥有自主选择的自由。

       今天的“七读”,从大脑的传记开始,一起来了解脑科学发展的前世今生,尝试正确面对头脑中的欲望,认知思考自我的意义,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毕竟,人最终要走上一条由自我意志推动的路。

 

大脑传



  [英] 马修·科布(Matthew Cobb) 著;张今 译

  中信出版集团

 

       这是国内首部简体中文通俗脑科学全史,描绘了西方科学界认识大脑的历程。

       我们的感觉和身体活动的指令来自何方,情绪、意识、学习与记忆等认知活动的居所又在哪里?自有文字记载起,人类对这些问题就从未停止过好奇。漫漫几千年来,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从朴素、粗浅的心灵中心观,走到了精细、深入的脑中心观。脑,这个“已知宇宙中最复杂的物体”,吸引了人类历史上无数最聪颖的头脑去破解它的秘密。

       在认识脑工作机制的过程中,人类一直在使用各种隐喻,这些隐喻无一不受技术、时代以及人类当时对脑认知水平的限制,在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后会被新的隐喻所取代。在《大脑传》中,作者马修·科布以脑的隐喻为切入点,介绍了人类脑的认识史上一个又一个里程碑以及那些做出伟大发现的科学家。从心智源自心脏的观点到把脑视作机器的机械观,从电与神经活动的关系到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学说,从神经信号如何表征信息到脑功能的局域化定位与分散式分布之争,从把脑看作一成不变的电路到把脑视作一个具有可塑性的网络,作者历数了人类对脑认识的曲折演进历程,讲述了脑科学研究对计算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诞生和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勾勒出了一部群星闪耀、波澜壮阔的科学史诗。

 

我非我脑:21世纪的精神哲学





  [德] 马库斯·加布里尔
 著;王培 译

  重庆出版社

 

       对自我的认识始终是哲学的核心主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神经科学家对大脑研究的逐步深入,主张自我等同于大脑,大脑中的生物化学反应决定了我们一切思想和行为的观念渐成主流。

        哲学教授马库斯·加布里尔却犀利指出,将精神的产生理解成生物过程的观念是对自我理解的扭曲和退化。他从康德、莱布尼茨、费希特、谢林等哲学大师的思想中汲取养分,以新实在论和新存在主义为根基,借用思想实验、生活事例和人们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科幻影视剧,逻辑严明又妙趣横生地探讨了意识、自我意识等有关自我的核心概念,以及精神与大脑的关系这一精神哲学的核心问题,对形形色色的神经中心主义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与主流思潮相抗衡的“自我不是大脑”的观点。

       加布里尔还对“自由意志”这一哲学概念进行了全新的辩护:人并非生物机器,人始终拥有自主选择的自由。加布里尔对人类自主与尊严的重申,为21世纪人工智能时代的精神哲学开启了新的视野。

 

贪婪的多巴胺


 



  [美] 丹尼尔·利伯曼 / [美] 迈克尔·E.朗 著;郑李垚 译
 

  中信出版社

 

      为什么曾经浪漫的感情也会变淡?为什么成功人士通常不会觉得自己很成功?为什么几乎所有的节食计划后来都功亏一篑?为什么聪明的人经常会做出糟糕透顶、灾难性的决定?这都取 决于大脑中的一种单分子结构——多巴胺。这种化学物质控制着你的欲望、想象、冲动、创造力,出乎意料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的身体受到“向上”和“向下”两类物质的控制。“向下”指的是控制当下的神经递质,它们决定我们当前的感受;“向上”则是指多巴胺,决定了我们的长远规划、愿景、未来期望。正因如此,多巴胺并不像很多人以为的,是一种快乐分子。它其实是一种欲望分子,在我们已经获得很多的同时,让我们有更高的期许、更大的目标。多巴胺让我们把眼光放得更长远,追求更高的目标,但也同时让人欲望无止境、不知道满足。它既能让你体会成功的喜悦,也让成功变得平淡无奇;它让你投入一段感情,但也让当初的深情被岁月磨平;它让你获得超长的智商,但也让你与疯狂一步之遥……

       充分了解这种物质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决策和生活的,能够帮助我们充分发挥大脑的潜在功能,提高效率,获得更好的表现。

 

脑子不会好好睡





 
  [英]盖伊·勒施齐纳 著;高天羽 译

  台海出版社

 

       睡眠组成我们每个人至少1/3的人生,而我们对它却少有认识。人和动物为什么要睡觉?为什么会做梦?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生阶段,睡眠模式有怎样的不同?睡眠中脑子内部上演着怎样的生化神经大戏?睡眠和抗氧化、防癌、抵抗心血管疾病和痴呆有怎样的关系?睡眠不足又会有怎样的急性及慢性危害?难受的“鬼压床”有没有破法?看似睡眠问题,背后竟然有神经损害、癫痫、抑郁等诸多原因?

       别小看睡眠问题。长期打鼾可能降低智力;长期值夜班,提高患癌率……

       作为从业多年的睡眠科临床主任医师,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众多亲自诊治的病例 :睡梦中,人不但可能吃光冰箱,还可能睁眼开车甚至殴打伴侣;清醒时,也可能因为大笑而睡倒在地……而这些症状背后的机理,潜伏在我们每个人的脑子里。

 

什么心理

 


   陈晓 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你是否遇见过——迷失方向的年轻人、狂热的粉丝、为情所困的“痴男怨女”、纠缠不清的亲子关系、虐你千百遍的领导和“奇葩”的同事……

       你是否思考过——念念不忘,真的必有回响吗?领导总骂我是不是跟我过不去?小王子为什么独爱那朵玫瑰花?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读书无用论是怎么来的?

       这是一本社会心理学的普及读物。作者通过有趣的案例结合学了就能用的社会心理学知识,向你解释:

       什么是自我、什么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什么决定了我们的态度、我们为何为情所困以及社会上那些令我们难以理解的现象。

       你会发现社会心理学的应用无处不在。

       你所好奇的问题,都将在这本书中看到意想不到的答案。

 

少年抑郁症


   

  真实故事计划 / 于宏华

  台海出版社

       孩子失眠、厌学、易怒易哭、甚至自残自伤……

       他很可能患上了抑郁症。

       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1年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 几乎每5个青少年中,就有1个有抑郁表现。

       但冰冷的数据不一定能真正呈现事情的严重性,本书首度以亲历者口述形式,记录了17 个家庭在孩子抑郁之后的挣扎与蜕变:“鸡娃”母亲,将学霸女儿逼成抑郁症;父母天天吵架,让孩子自认为是累赘……其中好几个故事在真实故事计划上发布时,戳中了上百万 父母的心。

       本书医学顾问,原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主治医师于宏华,提出了具体的家庭治疗方案:心理养育。青少年正处在心理发展的迅猛期,情绪波动剧烈,如果得不到父母正确的心理抚养,极易诱发抑郁。

       本书为您补上中国家庭始终欠缺的一堂心理养育课。

 



精神病院里的正常人: 一个心理学家的精神病院卧底报告





   [美]苏珊娜•卡哈兰 著; 赵晓瑞 译

   中信出版集团

       为何精神疾病会被轻易误诊?精神病究竟应该被如何界定和诊断?如何区分大脑疾病和精神疾病?

       1972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戴维·罗森汉进行了一个惊人的实验:他和其他7个正常人伪装了幻听等症状,结果被“成功”地诊断为精神病患者,顺利进入精神病院接受“治疗”。这项实验对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造成了深远影响。

       1973年1月,罗森汉教授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长达9页、名为《精神病院里的正常人》的文章。他在文章中说,“事实是,我们早就知道诊断常常是要么没用、要么不可靠,但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地使用它们。现在,我们知道我们无法区分正常人和精神病人”。三十年后,《神经与精神病人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说,罗森汉教授的结论“就像一把匕首插入了精神病学的心脏”。

       本书中,苏珊娜·卡哈兰基于其个人经历及对精神病学史的深入调研,为我们打开了精神病学神秘的大门,让我们对精神病史及精神病诊断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获得了更多的启发。


首  页 | 活动介绍 | 请读书目 | 最美书评 | 专家荐书 | 优阅读 | 沙龙在线 | 在线展览
联系电话:67358114/5-3166 邮箱:xuanc@clcn.net.cn
主办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北京市公共图书馆
技术支持:中研网

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首都图书馆 京ICP备0906722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00296博客 | 微博 | 豆瓣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