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讲究“澄怀似镜”,是艺术家需达到的一种境界;
西方绘画中,镜子具有“神圣之眼”“道德之镜”的象征,是一种自我的思考和确认;
镜子作为关照,不仅是外在的展现,更重要的是一种向内的凝视与折射。
镜子与艺术汇聚为“意境”
艺术与生活交织是“美学”
愿我们的生活有山有水有阳光,
以美为名,日日为诗!
生活因艺术而美好,艺术因对立而精彩
1.《对立之美: 西方艺术 500 年》
严伯钧
中信出版社
关键词:西方艺术史、入门级、二元对立
上面这幅画是新印象主义代表画家乔治·修拉创作的一幅布面油画,名为《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由极小的色点构造光线本身。点彩法的原理就像老式电视机的屏幕,当我们凑近看电视,可见荧光屏每一格都有红色、蓝色和绿色,而呈现出来了千变万化的颜色效果。修拉追求色彩亮度的点彩画法,其实可看成最早的对显示器、荧光屏的追求,可以说“点彩画法其实是现代屏幕成像原理的鼻祖”。(该画于1886年展出,现收藏于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
再看这幅,《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被大家熟知和喜爱的一幅油画作品,由维米尔创作于1665年。如果说这幅画的绘画技法应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是不是很惊奇呢?(该画现藏于海牙毛利斯博物馆)
以上内容均出自严伯钧的新书《对立之美:西方艺术500年》,作者用“二元对立”的理性逻辑把以往深奥、晦涩的西方艺术史“翻译”成人人都能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知识资产,是写给大众的艺术入门书,你值得拥有。
重温熟悉的经典,打捞隐没的杰作
2.《现代艺术史》
[美] H. H. 阿纳森 / [美] 伊丽莎白·C. 曼斯菲尔德; 钱志坚译
湖南美术出版社
关键词:现代艺术、阿纳森、文化
现代艺术史风格多派别多,还牵涉到各种艺术门类互通,绘画雕塑建筑设计装饰艺术等等等,相互之间关系若即若离,所以现代艺术史非常难写。而促使阿纳森写下《现代艺术史》的原因是,阿纳森认为理解艺术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这是一种可以远溯到19世纪的人文主义教育理想——即认为领略“最高级的”的文化经验可以让人们变成更好的公民和更幸福的个体。如今,这个说法虽被很多人所质疑,但今天的艺术并没有失去文化魅力,反而在焕发着活力。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体验现代艺术,也是我们参与到对这个时代和人类命运思考的绝佳途径。
天人合一 美轮美奂
3.《藏在木头里的智慧:中国传统建筑笔记》
朴世禺 / 凤凰空间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关键词:建筑、中国、木头、艺术
北京故宫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历经千百年风霜雪雨、地质灾害却依然傲然挺立。这不仅归功于它的巧妙设计,也彰显了中国传统建筑巧匠们代代积累、相传的智慧。
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工程师朴世禺结合他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的理论知识在书中向我们讲述和展示了中国传统木构建筑里的精巧设计,再现中国建筑匠师们的独具匠心。读本书,超越时空,与古人对话,细品建筑里的智慧,相信这些建筑是感性、理性、悟性与灵性的产物、结合体。
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
4.《跨文化的艺术史:图像及其重影》
李军
北京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多元文化、丝绸之路、艺术史
在这世间有一种使我们感到幸福的可能性,在最遥远、最陌生的地方发现一个故乡,并对那些极隐秘和难以接近的东西,产生热爱和喜欢。
---赫尔曼·黑塞
为什么相隔数万里之遥,中国南宋《耕织图》中的场景会大量出现在意大利锡耶纳早期文艺复兴的壁画中,甚至连细节都如出一辙?
为什么佛罗伦萨鲜花圣母大教堂的穹顶使用了双层嵌套的结构?它是布鲁内奈斯基天才的发明,还是对一项波斯建筑技术的借鉴与挪用?
《弗拉·毛罗地图》中,为什么中国的首都与伊甸园近在咫尺?非洲南端,为什么有一艘中国式帆船停泊?这些图像细节对于葡萄牙的地理大发现有什么贡献?
为什么梁思成、林徽因的建筑理论和建筑史观,是在他们真正调查中国古建筑之前即已形成?这种思想与林徽因和徐志摩之间的诗歌酬唱,又有什么关系?
究竟什么是跨文化艺术史?
……
——这些为什么,还有更多的秘密,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洞穿纸素墨彩,品味国画深意
5.《古画新品录:一部眼睛的历史》
黄小峰
湖南美术出版社
《五马图》中有几匹马是真实的?
《祥龙石图》暗含多重景观,你能看出来吗?
《瑞鹤图》中的天空为什么那么蓝?
答案均在黄小峰《古画新品录:一部眼睛的历史》中。黄小峰于细微处,解读古代绘画的主题与思想、形式与内容、象征与隐义;从纸素中,管窥中国古代的皇宫与市井、山水与生灵、历史与情感。面对此书,你不必担心太过熟悉作品而审美疲劳, 画面中无数的细节,哪怕一摸淡彩、一个人物动作、模糊的印章、不完整的题跋,都成为作者揭开绘画真相的突破口,由此提出独出机杼的见解,不断带来新的震撼。
昔日玫瑰以其名流芳,今人所持唯玫瑰之名
6.《沙仑的玫瑰:英法德三语文学和绘画中的经典意象》
包慧怡 / 陈杰 / 姜林静
上海译文出版社
关键词:西方文学、艺术、意象
沙仑是传说中地中海附近一块被沙漠环绕的湿地,沙仑玫瑰生长在以色列的海滨湿地,状如郁金香或秋水仙,每株只开一朵花,高度可以达到十英寸,花朵的深红色深入肌髓,乃至于花萼呈黑色。在西方文学中,“玫瑰”蕴藏着诗人们长久的秘密。
王尔德说:“我读了所有智者写的书,掌握了哲学的所有秘密,可就是因为缺少一朵红玫瑰,生活就变得痛苦不堪。”
奈瓦尔那首咏叹了“从摇篮到棺木”的爱情的十四行诗中,玫瑰甚至迷失了她的身份:
“她手执的玫瑰,是域外的玫瑰。”
“她手执的玫瑰,是域外的玫瑰。”
玫瑰诗人里尔克漂泊的一生中,玫瑰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晚年一蹴而就写成的《致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还是法语诗集《玫瑰集》,甚至是那如谜般的墓志铭,玫瑰都长久地绽放,吐纳着芬芳。
读玫瑰,撩起你的浪漫之情。
发现美 欣赏美 创造美
7.《何为杰作》
[英]肯尼斯·克拉克 刘健 译 译林出版社
“何为杰作?”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能仅仅依据一幅画画的像或是画的漂亮,还要求欣赏者具备发现美的眼睛,能在众多作品中选出精品的能力。而这项能力可能也是摆在我们欣赏艺术品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这个技能的养成要求我们需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把曾经的那些经典、那些杰作牢牢的铭记于心,并了解他们为什么杰作,什么样子的才能成为杰作,当我们再看到其他的艺术作品时,也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