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信仰,没有重量,轻飘飘地在人间游荡。逃离不了生活的局限,也难以摆脱对人生的倦怠。生而为人,远离虚无并不比远离浅薄更加容易,而这也正是文学存在的意义。以下的七本纪实文学书籍都具备某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希望能够在你的大脑中开拓清醒明亮的一隅,给予你救赎的力量。
《活着就是冲天一喊》
陈年喜 著
真故图书|台海出版社 2021.6
黑黢黢的矿洞深不可测、钻机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消音罩喷出的白雾烟气缭绕,这是煤矿工人陈年喜16年来的工作环境,也是无数个同他一样的煤矿工人的人生写照。这些人中有的在爆炸声中跑成了一蓬血雾,有的被飞溅的石块削成了两半,活下来的幸存者许多也患上了尘肺病。他们日夜不停的咳嗽,似在悲叹命运的不公可又无可奈何。这些不幸的故事都尽收在陈年喜苍凉细腻的笔端,以悲怆又炽烈的姿态重获另一种新生。
《云没有回答》
【日】是枝裕和 著/赵仲明 译
磨铁图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6
1991年,28岁的年轻导演是枝裕和接到了人物纪录片的拍摄工作,而他的拍摄对象是已经自杀离世的精英官员山内丰德。山内丰德是日本环境厅高官,生前负责政府与水俣病患者关系调节相关的工作。从山内丰德遗孀的口中,是枝裕和看到了一个善良、勤勉又富有责任感的理想主义者形象,而悲剧的浮影也随之露出水面。精神上的洁癖与强烈的自爱,这些品质让山内丰德成为了一个纯粹的人,也迫使他走向了自我否定的道路,掉入了死亡的缝隙。
《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就要被杀》
【美】菲利普·古雷维奇 著/李磊 译
三辉图书|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0.7
1994年的春夏之交,仇恨、血腥和暴力突如其来地席卷了卢旺达共和国,这里发生了世界上目前为止效率最高的野蛮屠杀——平均每小时300人丧生。而屠杀工具并不是枪支或是弹药,而是劳动时使用的砍刀、锄头或木棍。在这个原本人口有750万的国家里,至少有80万人在100天内遭到杀害。本书作者在大屠杀发生后重访卢旺达,走访了多位目击者,在本书中以令人信服的证据,揭露了这场骇人听闻的暴力之源。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德】娜塔莎·沃丁 著/【德】祁沁雯 译
新星出版社 2021.3
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一旦开始就很难停止翻动纸页的手指。娜塔莎·沃丁十岁的某天,母亲出门,再也没有回来,后来才得知母亲自沉于雷格尼茨河,却没能留下只言片语。唯一知道的是她来自马里乌波尔,1943年作为强制劳工被驱离乌克兰,前往德国。凭借着零星的线索,作者一直在不停地寻找母亲,也逐渐揭开了母亲背后庞大家族的苦痛与秘密。这是娜塔莎·沃丁母亲悲恸的家族史,也是120万名东方劳工的历史注脚。虽然这是一部非虚构作品,却比虚构作品更魔幻,更戏剧化,也更惊心动魄。
《梁庄十年》
梁鸿 著
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 2021.1
打工人、女性偏见、身份焦虑、留守儿童、独居老人……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梁鸿继《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后再次将目光投向梁庄,聚焦于逃离村庄的年轻人与落叶归根的打工人,沉默中长大的留守儿童与意外中离世的独居老人,以及在家暴、父权体系、偏见、歧视与流言中挣扎的农村女性。
《坠落与重生:911的故事》
【美】米切尔·祖科夫 著/杜先菊 译
新经典文化|文汇出版社 2021.1
这是一本可能看到中间就无法继续看下去的书。作者以灾难片的结构、扣人心弦的节奏讲述了整个9.11事件,以极其精彩的笔触完成了对亲历者群像的记录,细致、鲜活,作家笔下的每个个体都有了完整的人物弧光。这很容易让翻开纸页的读者产生令人心碎的生命共情,灾难面前个体的脆弱与坚韧、遗憾与坦然、悲恸与振作,就如同你我。
《不让生育的社会》
【日】小林美希 著/廖雯雯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7
近30年来的日本,几乎一成不变的现实是,家里第一个孩子出生后,有6-7成的女性面临失业,同时每3位母亲中就有1人因为爸爸的缺席而面临“孤独育儿”的现状,而国家也没有为育儿事业提供充足的财政支持,仿佛整个社会环境都在对女性说:“这么担心小孩的话,让母亲在家守着吧。”作者通过大量采访和实例探索日本女性生育的困境——在生育这道坎上,不是女人不想生孩子,也不是“不能”生育,而是社会“不让”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