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朴世禺 建筑师,文物建筑保护工作者。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工作,从事故宫建筑的勘察测绘、保护设计以及相关展览工作,主要研究兴趣仍为传统大木建筑的空间与结构设计,研究对象现主要集中于明清官式建筑。在《中国艺术》《北京青年周刊》《装饰》等杂志、报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及文章,并在知乎等网络平台上常年进行建筑知识科普。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以建筑设计为视角,回归到人的生活与建造活动。一旦回归到基本的生活及建造,许多曾经习以为常却不知所以然的东西,以及需要耗费心神来记忆的那些知识点,一下子便有趣生动起来。于是,个中的生活智慧、建造智慧便不再是冷冻的过期食品,而是应季的生鲜,对当下的建筑设计更有营养。在此意义上,本书为填补“缺口”贡献了一方木料。
推荐语:
本书用很浅显的语言表述了建筑最基本的东西。我国的古建筑是砖木结构,木架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书中,作者将建筑的木结构都配有精细的绘制绘图,并且把每一部分的功能都讲解给读者,深入浅出,是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很好的入门读物。
——赵珩(原北京燕山出版社总编辑)
该书前半部分从建造逻辑的角度,对传统建筑中的各种构造、形式和其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阐释与梳理,并不断同现当代建筑中面对类似问题的设计进行对比,力图拉进传统建筑智慧与现代建筑之间的距离;后半部分则一步针对建筑设计,通过大量实例分析,指出中国传统建筑的主体框架---大木作,并不仅仅是法式的刻板表达,更能指向具体的设计意图,使结构出现等级性的同时,也能够具备领域感或方向性,并为当今的框架结构设计提供智慧。信息量丰富、行文流畅,角度与结论均具有一定创新性与启发性。可以说,本书是很好的建筑学专业学生的拓展读物,也可以很好的承担关于古建筑入门的科普读物的功能。
——赵鹏(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