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生活

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

 立春天下雷行而育万物
立春是我们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从天文学上说,这是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的时空。从一个太阳年历法的角度看,似乎应该把冬至即太阳到达南回归线的时间当作最后一个节气,此后的节气即小寒则为第一个节气。从太阴年历法的角度看,立春作为节气之首也是无可无不可的,虽然立春多在朔日前后,而从农历年的角度,立春并不是新年的开始,真正的新年开始就是大年初一。但中国人这样确定了历法,跟中国人对天地人演进的观察思考之细密有关。
以子丑寅卯的阶段划分,中国人知道,天地人生有一种接力演进的秩序。即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在第一阶段,天出现了。大地的开辟要滞后一个阶段,生物界中人的醒悟活动更要滞后一些。这些阶段性的次第现象,无论是子时丑时寅时,还是子月丑月寅月,都描述了又规定了对象。人在寅时之前最好的、最应该做的事儿就是休息,因为那是天地开辟的时间,人只有休息好了,才能登上一天的舞台。人在农耕生活中,也是到了寅月就得醒过神,得安排考虑一年的事务,这就是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多在寅月。所谓的数字阴历,一月、二月中的一月,其实就是寅月。
中国人为此用了极为高大上的名称称道这一个月,正月。正者,止于一。蒙以养正,启蒙之义即在于知止知一。春秋时代的史官多写有这样的话,王正月。这是把一年之初的时间历法上升到王权的高度,只有圣王才能确立真正的时间,只有圣王才能颁布“正朔”,才能给予春天:春天来了,时间开始了。《月令》中说:“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中国古代民间都是在“立春”这一天过节,相当于现代的“春节”,而农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作“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作“元旦”。到孙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公历1月1日称为岁首“新年”,仍称“元旦”。
“阳和起蛰,品物皆春。”太阳沿周天划过,到此之际算是有了决定性的转折。或者说,太阳从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线一天天地返归,到第四十五天左右的时候,漫长的冬天及其阴冷寒气终于消失了。生活在北半球的人们,此时感受到了温暖的气息,春天开始了。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五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22的时段。
立春节气,东亚大陆南支西风急流开始减弱,隆冬气候宣告结束。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大风降温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气,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虽然有“倒春寒”一类的恶劣天气,但立春意味着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
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春,chun,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艹(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zhun)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下面是“日”字,意味着太阳提供了生长的能量。北半球的春天意味着北半球受到越来越多的太阳光直射,气温开始升高。随着冰雪消融,河流水位上涨,春季植物开始发芽生长,许多鲜花开放,冬眠的动物苏醒,许多以卵过冬的动物孵化,候鸟从南方飞回北方。许多动物在这段时间里发情,因此中国也将春季称为“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季气温和生物界的变化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也有影响。这其中仍有中国先哲观察到的,“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的道理。
植物萌芽生长、动物繁殖、农夫下地播种。中国古人把“历史”叫作“春秋”,因为庄稼春生秋熟,春生相当于历史之因,秋熟相当于历史之果,春来秋去的循环就是时间,而时间的循环就是历史。
但即使在北半球,时空仍有次第,如东亚大陆的中国把立春当作春季的开始(2月2日至5日之间),把立夏当作春季的结束(5月5日至7日之间)。在欧美,春季从中国农历的春分开始,到中国农历的夏至结束(比中国人的春天要滞后一个半月左右)。在爱尔兰,2月、3月和4月被定为春季。在南半球,一般9月、10月和11月被定为春季。
中国人对春天的观察有千万年的历史。作为传统节日,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据文献记载,周朝迎接“立春”的仪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宋代的《梦粱录》中记载:“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清人的《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
古代传说则谓,立春快到来的时候,县官会带着本地的知名人士在土里挖一个坑,然后把羽毛等轻物质放在坑里,等到了某个时辰,坑里的羽毛会从坑里飘上来,这个时刻就是立春时辰,开始放鞭炮庆祝,预祝明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传说跟中国传统音乐有密切的关联,中国传统音乐的“律吕”或“乐律”就是用来协调阴阳、校定音律的一种设备,现代音乐叫定音管。中国的先民用竹子制成十二根竹管,与十二个月相对应,奇数的六根称“律”,偶数的六根称“吕”,奇数表示阳,偶数表示阴。按长短次序将竹管排列好,插到土里。竹管是空的,竹管中储存用芦苇烧成的灰,以此来候地气。到了冬至的时候,一阳出。阳气一生,第一根九寸长、叫黄钟的管子里有气冲出,竹管里的芦灰也飞出来,并发出一种“嗡”的声音。这种声音就叫黄钟,这个时间就是子,节气就是冬至。用这种声音来定调就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同时可以定时间,来调物候的变化,所以叫作“律吕调阳”。而立春之际声音则为“大蔟”,在宫商角徵羽五音中,又称角音。春声即为号角之音。“闻角声,则使人恻隐而好仁。”角声是春天的声音。
立春之日,敏感的人可以察觉,太阳出来时较冬天的太阳不太一样了,此时阳气充足,吹面不寒,阴冷之态消失。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立春一日,百草回芽。”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如此,中国内地的很多地方,仍然是“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冬去春来,这不仅是天地间的物象,也是人心的理路。人们爱寻觅春的消息: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立春时节的物候是,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也可以说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了;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化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三候中,东风是中国人理解的八风之一,即四时(春夏秋冬)八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之风。“八节之风谓之八风。立春条风至,春分明庶风至,立夏清明风至,夏至景风至,立秋凉风至,秋分阊阖风至,立冬不周风至,冬至广莫风至。”这是从时间上定义。从空间上定义,八风是四正四隅的八方空间之风。“东风叫明庶风,南风叫景风(亦名凯风),西风叫阊阖风,北风叫广莫风,东北风叫条风(又叫荣风),东南风叫清明风,西北风叫不周风,西南风叫凉风。”时空统一,东风即指春风。在八风之中,东风于中国人最为亲切,与西人雪莱写《西风颂》不一样,在中国人眼里,“东方风来满眼春”。《楚辞》:“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杜牧也有名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蛰虫冬眠春醒,是这些动物对冬季寒冷、食物匮乏等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熊、蝙蝠、刺猬、极地松鼠、青蛙、蛇等都有冬眠习惯。冬眠动物在寒冷冬季时其体温可降低到接近环境温度(几乎到0),全身呈麻痹状态,在环境温度进一步降低或升高到一定程度,或其他刺激下,其体温可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古人从冬眠动物中得到启示,在冬天生活,尽可能不折腾,少耗能量,“猫冬”现象就是说因天气寒冷而整天待在家里避寒,一旦天气好时人们就会到户外走走,晒晒太阳,呼吸更多新鲜空气,以适应气候的变化。在这个意义上,人类跟动物在大自然的威力下表现出的生存方式大同小异,都要冬眠春醒,所谓“蛰虫始振”。
立春三候,如果届时物候没能发生,古人就会联想出很多问题。如果东风不能消解冰冻,那就意味着有了号令却得不到执行;如果冬眠动物不醒来活动,那就意味着阴气冲犯了阳气;如果鱼儿不上有冰的水面,那就说明民间私藏铠甲、头盔等武备物资。
立春节气受农民欢迎,因为它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带来了希望。有关立春的天气谚语很多。如以晴天无雨为依据的有“立春晴,雨水匀”“立春晴,一春晴”等;以雨雪为依据的有“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打春下大雪,百日还大雨”等;以雷电为依据的有“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立春一声雷,一月不见天”等;以冷暖为依据的有“立春寒,一春暖”;以风力为依据的有“立春北风雨水多”“立春东风回暖早,立春西风回暖迟”等。
在大时间里,立春是在天雷无妄时空,“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当天下雷动之时,万物也就随之发展自己。人们观察到,当雷声在天边传遍,万物的精神似乎为之一振,而不妄为,像做好了某种准备,花朵、小草也生机勃勃。因此先王体会这种现象,会以勤勉应对天时天道,繁育万物,使人间欣欣向荣。现代科学证实,电闪雷鸣既是给大地活筋通络,又是在给大地施肥。春雷既是新生的号角,又是新生的肥料。中国的先哲对此一时空观象系辞:“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即人类和自然的自处相处之道在于成己成物,管理者的责任或志向在于给当代后世提供好的环境。现代人曾经任意妄为,给生息栖居的城镇钢筋水泥土化,让自己的身心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终于意识到错误,而有了改正。今天,中国很多地方的城镇都有了绿地、湿地公园建设,这是极得无妄精义的。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一个社会或区域共同体的发展,如果忽视绿地、湿地建设,就失去了春意,失去了生机。
可见,立春之意可谓大矣哉。中国人有数千年的迎春经验,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众多的习俗。除前述的打春外,还有报春、咬春一类的活动。在立春日吃春盘、春饼、春卷、春盒,吃生菜,吃萝卜,谓之“咬春”。公元767年,杜甫写过一首《立春》诗:“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至于春游,人人心向往之,中国人更不陌生,人们也称为踏青,春游是诗人必咏的话题,《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春游,览省远方。”张衡《东京赋》:“既春游以发生,启诸蛰於潜户。”陆机《日出东南隅行》:“冶容不足咏,春游良可叹!”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还有孔子赞同的梦想:“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春天来了,不仅中国人无数次地呼唤、歌咏春天,全世界都对春天有一言难尽的情感,有名的《春之声》的歌词:“小鸟甜蜜地歌唱,小丘和山谷闪耀着光彩,谷音在回响。啊,春天穿着魅力的衣裳,同我们在一起,我们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忘掉了恐惧和悲伤。在这晴朗的日子里,我们奔跑,欢笑,游玩。”但只要听过一遍的人都同意,《春之声》的音乐远比歌词更动人。
雨水: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每年的2月18—20日,多半是中国农历正月十五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30度的位置。对北半球大陆的中国人而言,这一时段的天气物候与此前相比又发生了变化。北半球的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大陆上的冷空气频繁地进行着较量。这一节气,我们中国人称为雨水。以现代人的思维难以理解,为什么这一节气会称为雨水?我们一般人的经验也难把此时跟雨水相联系,因为大寒没过多久,立春才半月,很多人还沉浸在“正月十五闹花灯”的过年氛围里,北方大地仍多是一片萧索景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这段话说起来就玄妙复杂了:春天的本质之一乃是木性或木行,木行要完成生发的职能必需有水,就是说,水行是木行的母体或前一阶段。即水行为寒、为冬、为冰雪大地、为藏敛,为玄黑混沌,为苍茫天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地之间的水行诞生、当令、职尽再投生,有其阶段性。故立春之后,水行再以雨水的节气方式呈现,以为春天加持壮行。不过,人们也可以简单地理解说,立春之后,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确实,在二十四节气里,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雨水节气的独特在于,在雨水节气里,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雨水节气的天气特点对越冬作物生长有很大的影响,“春雨贵如油。”“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这一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春天。雨水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如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达3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华南气温在10以上,而华北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已进入气候上的春天。除了个别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终止。但雨水节气的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
先民在经验积累中,能够通过雨雪来预测雨水节气以后的天气,如“雨水有雨百阴”“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还有根据冷暖来预测后期天气的,“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更有根据风来预测后期天气的,如“春风化雨百日行”“雨水东风起,伏天必有雨”,等等。
雨水也是一个能够转移人心的节气: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和春满人间,沁人的气息激励着身心。雪花纷飞、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而春风拂面,冰雪融化,湿润的空气、温和的阳光和潇潇细雨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雨水节气,春花、春雨汇聚,是春和日丽的时候,是春耕的日子。
雨水节气的物候是,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古人眼里,如果水獭不摆放鱼儿,国内将多发盗贼;如果鸿雁不向北飞来,表示远方之人有不臣服之心;如果草木不萌芽生长,意味着瓜果蔬菜不会成熟。
用先哲阴阳二分的数列排列,此时的阴阳各归其位,且分布均匀,阳内阴外,典型的少阳春的阴阳和合之象,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理想状态。这种均衡态是人们追求的一种成功状态,这一时空即为水火既济时空。我们知道,中国的道教思想中,从环境、万物到自身,最需要修持的就是水火问题,要水火既济而非火水未济。从前面所引征的中国文化思想中,更能感觉天地人在此一时空的印证:春天来了,天地给予了水火既济的基础,给予了生命的雨水,人在此基础上有何作为呢?
人们欢迎雨水,不仅农民视雨水珍贵,就是多半只知吟风弄月的诗人也知道雨水的意义。杜甫有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韩愈有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还有陆游的诗:“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当代的诗人方向也写诗说:“我看到好的雨落到秧田里,我就赞美;看到石头无知无识,我就默默流泪。”
春雨降落,预兆秋天的收成,这就是既济时空的意义。但是,好的开始只是成功的一半。何况时空并非均匀,有些年份、有些地区并未获得足够的雨水,如华南继冬干之后,常年多春旱,特别是华南西部更是“春雨贵如油”;而西北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空气湿度小,风速大,容易发生森林火灾。还有娇贵的农作物,水少不得,又多不得,一如中国先哲总结的,水少木难生,水旺木漂。在雨水节气,大麦、小麦陆续进入拔节孕穗期,是最需要肥料、最怕水的时期,因此农民有“尺麦怕寸水”之说,此时就要抓好看苗施肥、清沟排水的田间管理。而因为此时冷暖多变,油菜、大麦、小麦易受低温冻害,农民还要采取培土施肥等防冻措施。
可见,成功并非意味着终结,春天的本质之一是生发、成长。农民的本质属性就是勤劳而非休止懒惰,靠天吃饭的农民从来不是等靠要的。有些懒惰的人看到阳光、春雨俱足,轻松下来,认为自己可以不劳而获,不用怎么出力就会在秋天有好收成,真的想“靠天吃饭”,从而影响劳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懈怠下来,结果秋天反而一无所成,只好盼来年。“懒汉种田,又望来年。”农民的辛苦非同一般:“种地别夸嘴,全凭肥和水。”“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春天比粪堆,秋后比粮堆。”“七九八九雨水节,种田老汉不能歇。”用一些现代学人的话语方式说,农民跟土地的关系,是一种能量交换关系,没有劳动力的投入,即农民能量的投入,土地不会产生丰硕的果实。
因此,中国的先哲思考这一雨水的既济时空,跟农民一样务实,不是陷入空洞的赞美抒情之中,而是以忧患意识来告诫大家。先哲给这一时空的系辞是:“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我们相信先哲对时空的这类解读有极为正当的理由,在一个给予了阳光和雨水的自然环境里生活,人类还需要预防吗?
古典中国人在对雨水节气的观察中,不仅知道雨水的多与少对农事的影响,也知道雨水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中医认为,在雨水节气之后,随着降雨有所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春寒料峭,湿气一般夹“寒”而来,因此雨水前后必须注意保暖,切勿受凉,要少食生冷之物,以顾护脾胃阳气。同时,还要预防“倒春寒”。这是因为初春的降雨会引起气温的骤然下降,这尤其对老年人和小孩的身体健康威胁较大,特别是温度骤然下降的时候,老年人的血压会明显升高,容易诱发心脏病、心肌梗死等;小孩则容易因气温的改变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感冒和发烧。这一预防医学可谓深得“思患而预防”之义。
对雨水,如前引的诗句,人们几乎用了最美好的感情来对待,除了一时一地的“愁雨”“苦雨”外,中国人对雨水是珍重的,认为天降雨是上天的赐福,《易经》中多次说到“遇雨则吉”。人间的争斗一如烈火遇水则熄,乡村社会的械斗再激烈,遇雨也都会散掉,这也是深得水火既济之义。中国人还把初降不沾地的雨水称为“无根水”,一如西方人把生命的源泉称为“活水”,把神灵赐予的当作永生之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中国人还把久旱之后的雨称为“甘霖”,“久旱逢甘霖”是中国人生的“四大喜”之一。《三国演义》中说:“吾求三尺甘霖,以救万民。”农民们求雨、拜龙王是一件大事,甚至需要官府出面主持其中的仪式活动。元人冯子振曾如此写“农民渴雨”:“年年牛背扶犁住,近日最懊恼杀农父。稻苗肥恰待抽花,渴煞青天雷雨。恨残霞不近人情,截断玉虹南去。望人间三尺甘霖,看一片闲云起处。”宋人王炎也写过:“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从先秦时代起,哲人们就知道用雨水来比喻事物,孟子的名言:“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是故,人们把良好的熏陶和教育当作春风化雨。孟子还有名言:“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悠久的农耕文化中产生的天人相印的思想甚至把久旱无雨当作人间有大冤的征兆,在古典中国人看来,人间的罪恶、苦难、冤屈,都下招人怨,上干天和,会因此造成天象反常。古代的贤良大臣们一旦遇到久旱之事,一方面会代民祈雨,一方面会为民申冤,这也是政治治理在中国社会被称为春风、春雨的原因。皇帝、朝廷、地方政府和官吏们的作为,就是民众头上的天,它们应该及时下雨,像雨水节气给农民全年丰收的希望一样,给社会以生机、希望。
由孟子发源的“及时雨”一词因此有极为丰富的中国人文内涵。如果人间之天不给希望,甚至制造罪苦,忍耐、麻木中挣扎生存的中国人知道,老天会来行道的,老天会来惩罚的,天道好还。关汉卿为此写道:“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而更早的时候,早于关汉卿一两千年的时候,在武王伐纣的进军途中,天降大雨,有人以为兆头不好,但武王说这是天洗兵,天选他来代替惩罚独夫民贼。在关汉卿之后的几百年,1945年5月4日,昆明大中学生举行大游行时,忽见下起雨来,有些学生正要散开。闻一多却走上高台,大声说道:“武王伐纣誓师时也下了大雨,武王说这是‘天洗兵’,是上天给我们洗兵器,今天,我们也是‘天洗兵’。”这样的话深得雨水之义。
小满:君子以饮食宴乐
每年5月20日—22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60度时,北半球的节气物候又发生了变化。《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在中国内地的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小满不满,麦有一险”。南方地区总结的农谚则说:“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即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到下一个节气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小满节气跟雨水相关。如果北方冷空气深入到南方,南方暖湿气流也强盛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在华南一带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小满大满江河满”,小满节气的后期往往是南方防汛的紧张阶段。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小满不下,黄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在黄河流域的麦产区,小麦刚刚进入乳熟阶段,如无雨水,再受干热风的侵害,就会导致小麦灌浆不足、粒籽干瘪而减产。
小满节气跟农事相关。传统农谚说:“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三车指水车、油车和丝车。此时,农田里的庄稼需要充裕的水分,农民们要忙着踏水车翻水。收割下来的油菜籽也等待着农人们去舂打,做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农活不能耽误,家里的桑蚕业也到了紧张关头,小满前后,蚕要开始结茧了,养蚕人家忙着摇动丝车缫丝。《清嘉录》中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
从小满节气开始,中国内地各地都是渐次进入了夏季,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降水进一步增多。在北方的小麦产区,此时宜抓紧麦田虫害的防治,预防干热风和突如其来的雷雨大风、冰雹的袭击。干热风对开花到乳熟期间的小麦危害极大。它加速作物的蒸发量,使作物体内的水分很快蒸发出去,破坏叶绿素,停止作物的光合作用,使其茎叶很快枯萎,因而籽粒干瘪、皮厚、腹沟深,千粒重下降,一般减产5%~10%,严重的减产30%以上。南方地区,则要抓紧水稻的追肥、耘禾,抓紧晴天进行夏熟作物的收打和晾晒。如果出现夏旱、出现低温阴雨天气,也会影响早稻稻穗发育和扬花受粉。此时的低温阴雨天气俗称“五月寒”,又称“小满寒”。
小满节气跟生长相关,是反映生物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出现生长发育现象的节气。大自然如此,人也如此。人体的生理活动在此节气处于最旺盛的时期,消耗的营养物质在二十四节气中最多,故人体应及时补充营养,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受损伤。
小满节气的物候是,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即是说小满节气中,苦菜已经枝叶繁茂,而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然后麦子开始成熟。新鲜的麦穗可以尝出甘甜之味。早一点的麦种,都是带麦芒的,掐一个麦穗,扽一个麦芒,就可以品尝到新鲜的麦子了。嫩麦子颗粒里面,是一小汪浓浓的、甜甜的乳白色的汁;再成熟点的麦子,放在手里搓,手里就有一小把的麦粒了,放进嘴里咀嚼出香甜来。在古人眼里,如果苦菜不开花,说明贤人潜伏不出;如果靡草不枯死,说明国内盗贼泛滥;如果气候不变热催熟麦子,那是阴气太凶恶。
在一年生计中,小满是从青黄不接的日子里迎来了新鲜粮食接济的节气。在传统社会多有“短缺”的农耕生活里,春末夏初,旧年的粮食往往已经吃光了,人们只能以“瓜菜代”来过日子。先民对小满物候的观察以“苦菜秀”为一大特征,正说明“苦菜充饥”的历史事实。“苦苦菜,带苦尝,虽逆口,胜空肠。”
对先民来说,在小满节气里迎来“麦秋至”有重大的意义。品尝到新麦意味着身体获得了新一年的能量,得到了新生之加持。但历史上有名的“尝新麦”的故事是一个悲剧或闹剧。公元前581年,晋景公做了一个噩梦,梦见鬼魂骂他。他召来桑田巫,桑田巫解梦后预言他活不长了,等不到吃新麦就会死,“不食新矣”。景公病重,他向国际社会求医,秦国派来名医医缓,景公梦见有两个小鬼因害怕医缓而说要逃到肓之上、膏之下,医缓来后诊断景公的病已经无药可治,“病入膏肓”。到了丙午这一天,景公想吃新麦,就命人把田里的麦子收上来做了麦食。他把桑田巫召来,见证自己能够吃到新麦后就把桑田巫杀了。但景公正要吃麦食时,肚子痛了起来,这位视人命如土芥的国君只好去上厕所,结果他掉进粪池里淹死了。“将食,张;如厕,陷而卒。”
关于饮食的故事或记忆在小满节气里有很多。天地运行的逻辑对生息其间的生命来说,有其想象力、认知力难以抵达的神奇。小麦在此时要灌浆成熟,需要雨水。有了雨水,每亩地增产一二百斤是常事;如果没有雨水,就会减产,乃至颗粒无收。但大自然与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匪夷所思,生物在千万年的演进里,有着气候年周期的记忆。似乎小麦记得此一时段阴阳比例构成的雨水情况,本能地选择在此时灌浆以待结实。这样的大自然奇观举不胜举。夏季的雨水对中国内地的主要农作物黍、稷、麦、稻的成熟至关重要。
这一时空的卦象确实是水天卦。先人们的记忆也接近麦苗,他们跟麦苗一样抬眼望天,直接把上水下天卦象中的水写成雨字,把天写成人站在田头望天求雨的形象,后者演变成而,水天卦因此就是需卦。一个等待、需要的卦。
需卦时空是一个生长期的时空,自然之象是仰天等待雨水,人生之象则是青少年时期等待饮食。雨水与阳光给植物提供了饮食所需,植物给食草动物提供了饮食所需,动植物又给人类提供了饮食所需。在生长期,万千生物最重要的是饮食之道。人们说,老天爷是多守信的啊,你需要雨水就给你生命的活水。《圣经》中《启示录》则说:“此后,从各方来了许许多多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人,都身穿白衣,手执棕树枝,站在宝座和羔羊面前,向宝座上的上帝和羔羊敬拜、赞颂,众天使也面伏于地,敬拜上帝和羔羊……于是长老告诉约翰,他们才脱离了大患难,他们的白衣曾用羔羊的血洗净,他们昼夜在神殿中侍奉神,不再受饥渴日晒之苦,羔羊牧养他们,领他们到达生命泉水之源,上帝给他们擦去忧伤的眼泪。”
小满节气之于生命的意义可谓重大,它让人们更深刻地把握日常饮食。中国的先哲对此时空观象系辞说:“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云气上升到天上,这是需卦时空。君子在此时机尚未成熟的时候,需要等待,唯有守着正道,不急于躁进,安心以饮食调养身体,宴乐联谊众人,以养心志,团结奋斗。
事实上,在饮食方面,历史上是有等级规定的。《尚书》记载:“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即只有特权人士才能作威作福,锦衣玉食。《礼记·王制》说:“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周代规定天子的饮食是:“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馐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汉朝礼制规定:天子“饮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所谓八珍即指:淳熬,肉酱油烧稻米饭;淳母,肉酱油烧黄米饭;炮豚,煨烤炸炖乳猪;炮,煨烤炸炖母羔;捣珍,烧牛、羊、鹿里脊;渍,酒糟牛羊肉;熬,类似五香牛肉干;肝网油,网油包烤狗肝。
关于饮食的悲喜剧太多了。“灵公元年春,楚献鼋於灵公。子家、子公将朝灵公,子公之食指动,谓子家曰:‘佗日指动,必食异物。’及入,见灵公进鼋羹,子公笑曰:‘果然!’灵公问其笑故,具告灵公。灵公召之,独弗予羹。子公怒,染其指,尝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子公与子家谋先。夏,弑灵公。”染指、食指大动的词语由此而来。中国人对味觉的痴迷也许高于视觉、听觉,史书记载张翰因思念故乡的美食而弃官。“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中国人对饮食的重视使得很多人临死之前回味着美食,如金圣叹被杀之前说,花生米与豆干同嚼,大有火腿之滋味。而瞿秋白就义前感叹,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有人以为,人们对味觉的终生迷恋表明他们的人格心理多停留在儿童口腔期阶段。孙中山思考《建国方略》,开篇即是谈饮食:“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中国所发明之食物,固大盛于欧美;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
中国文化对时空的把握多会落实到身体语言上来,对小满节气的观察就是如此,人们还以色声味触等来理解时间的属性。如夏天的味道,在中国人看来,就是苦味。夏天的瓜果蔬菜多有苦味,人们甚至直接以苦命名,如苦瓜、苦菜等。《诗经》曰:“谁谓荼苦?”什么是苦味?人们说:“感火之气而苦味成。”可见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苦味与火热的夏天之间的关系。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书》:“小满之日苦菜秀”。《诗经》:“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苦菜遍布全国各地,宁夏人叫它“苦苦菜”,陕西人叫它“苦麻菜”,李时珍称它为“天香草”。《本草纲目》:“(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中国人认为,心火旺是有问题的,此时需要吃“苦”来排毒。不同于辛苦这一汉语词汇,中国人对“心苦”有更难为外人道的体验。心之孤苦不仅是一种心理体验,更是一种身体的经验。鲁迅感叹对心的把握之难:“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无论是痛苦还是孤苦,都是绝对的苦,我们难以言传。
苦味是夏天的本味,是南方的本味,也是青春的本味。青春需要吃苦,夏天需要吃苦,南方食物有苦味之底蕴,往往要加上糖以中和提鲜。相对应的,春天(东方)的本味是酸,秋天(西方)的本味是辛辣,冬天(北方)的本味是咸;生命在时空坐标里要深味当下的本质。这是时空的逻辑,是生命的逻辑。中国人称赞一个人会说,吃苦耐劳,其实也说明了一个生命之坚韧持久(劳)跟苦相关。理解了这一点,我们能够更真切地理解老子的教导:“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大暑:君子以劳民劝相
在阳历的7月22—24日之间,太阳到达的点是黄经120度。这就是大暑节气。此时天气酷热,气温为一年中最高,雷阵雨较多,在中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40的高温天气,农作物生长也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解见小暑。”《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古人对大暑的观察很有意思,《山海经》说:“寿麻正立无景,疾呼无响。爰有大暑,不可以往。” 郭璞注曰:“言热炙杀人也。” 在头顶的太阳照射下,不仅身影没有了,就是喊出的声音也听不见了,可见炎热之杀伐。宋代人在笔记中记载:“时暑中,公(范质)执一叶素扇,偶写‘大暑去酷吏,清风来故人’。”这话跟“苛政猛于虎”可以相参考,苛政酷吏猛于老虎,却猛不过大暑。今人如山寨一下,大概会写,“大暑去城管,清风来神仙”。
古代中国人观察到大暑的物候是:一候腐草为萤,即产卵于枯草上的萤火虫卵化而出;二候土润溽暑,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三候大雨时行,常有大的雷雨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在古人的理解里,腐草不变为萤火虫,庄稼颗粒会提早脱落;土地潮湿而不暑热,就会刑罚不当;大雨不按时下,表明国家没有恩惠给百姓。
大暑三候中的土湿雨行是自然现象。古人如此强调也说明土、雨在此节气的特殊性。大暑节气将土地和雨水重新给予人,经此节气,是谓土厚水深。古人明白:“土厚水深,居之不疾。”“生气所生,土厚水深,草木畅茂。”龚自珍有诗:“土厚水深词气重,烦君他日定吾文。”这样的水土是宜人宜家的。
小型甲虫萤火虫,又名夜光、景天、如熠燿、夜照、流萤、宵烛、耀夜等,对生活环境要求极高,水土和空气中一旦有杀虫剂、化肥、农药,我们就难再看到夏天夜间壮观的萤火虫飞舞景象了。而在古时候,萤火虫甚至是人们照明的工具。有名的“囊萤映雪”的故事中就有萤火虫的贡献。晋朝的贫家子弟车胤,酷爱学习。每到夏天,为了省下灯油钱,他捕捉许多萤火虫,放在多孔的囊内,四五十只萤火虫发出的光抵得上一支蜡烛。如此苦读,学识与日俱增。在古人那里,萤火虫象征夏天,象征希望,还象征爱情。萤火虫的雄虫和雌虫之间能互相用“灯语”联络,完成求偶过程。杜牧有诗《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中国人说,“热在三伏”。大暑一般是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桑拿”天。“伏”有避匿之意,从犬,狗在炎热中只能老老实实地伸舌消暑,人们在夏天也要避开炎热之毒杀。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从天干甲数起到庚日,第七天)入初伏,第四个庚日入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入末伏,总称“三伏”。初伏、末伏都是十天,中伏有时十天,有时二十天。
大暑之热,可以热为奇观奇事。中国的热火炉很多,但最热的不在长沙、武汉、重庆,而是在新疆吐鲁番,那里曾有“火焰山”之称。清代诗人萧雄在《西疆杂述》中说:“试将面饼贴之砖壁,少顷烙熟,烈日可畏。”农村孩子则会异想天开,把鸡蛋、瓜子等物放在大太阳底下以期晒熟。
关于大暑的农谚极多,如“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无雨少雨吃水愁”“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根据大暑的炎热情况,可以预测后来的天气,如“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大暑热,秋后凉”“大暑热得慌,四个月无霜”“大暑不热,冬天不冷”“大暑不热要烂冬”等。在大暑雷阵雨的日子里,人们也总结出看云识天气的规律,如“东闪闪无半滴,西闪闪走不及”,意指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
三伏中以大暑期间的中伏最热,在古代,“伏日”也是伏避盛暑、祈祭清爽的祭日,伏日祭祀极为盛大。一般人以为中国农历不是太阳历,这是不了解农历是阴阳合历的缘故。也有学者以为中国无太阳崇拜,这是不了解中国人有对太阳崇拜、研究的传统。太极的含义之一就是太阳回归年,全部的节气确立都是来自对太阳轨迹的观察。伏日所祭,“其帝炎帝,其神祝融”。炎帝就是中国的太阳神,祝融是火神。先民以为炎帝让太阳发出了光和热,使五谷孕育生长,人类不愁衣食。人们感谢他的功德,便在最热的时候纪念他,因此就有了“伏日祭祀”的传说。
对农业生产来说,大暑期间的高温是正常的气候现象,如果没有充足的光照,喜温的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生长就会受到影响。但如果连续出现长时间的高温少雨天气,对水稻等作物成长十分不利。农谚所谓:“五天不雨一小旱,十天不雨一大旱,一月不雨地冒烟。”
在大时间中,大暑节气在水风井卦时空。由此可见,在天地阴阳象数的排列展开中,大暑节气是需要雨水的。先哲把此一时空命名为井卦大有深意,一如小暑在鼎卦时期,义当合作一样。大暑在井卦时期,义当关注公共财。水风井的卦象是木上有水,这是井卦的象征。水井的出现是上古时代的一件大事,有说是黄帝的发明,有说是伯益的发明,无论如何,这是人类最早的公共财之一。作井而从自然中得到一个公共财产,给了人们福祉。据山西、河北一带的考古证实,古代的水井都有在井底铺设木质井盘,即水井主体部分为圆筒形,到了底部变成了井字形的木质井盘,这既是“天圆地方”理念的体现,又是为了防止底部流沙层的井壁塌陷,以达到澄清水质的作用。保持井壁稳定,水井才能长期使用。这就是井卦“木上有水”的本义。
对农耕社会来说,如果君王官吏不考虑民众的饮水问题,扩建邑国时如果不扩建水井,民众就会有怨言,甚至闹事凶险,扩建水井,万民享福则吉。因此可以说,人口增长,扩建邑国,但是没有同时扩建水井,那就无济于事。乡村生活经验,一个村里如有水井,会成为村民的骄傲,因为没有水井的邻村人只能吃喝堰塘水。而大暑节气时的井水,因为暴雨之故也是最为浑浊的,有公德心的村民就会拿出明矾来澄清浊水。老子有言:“孰能浊以澄,静之徐清?”这追问也是在寻找那些有公益心的人。
人流穿梭不停来井边提水,井水干涸了,还没有开挖新井,取水的瓶子总是装不满,大家没水吃,“凶”。这一生存经验即使是现在也时常发生,水荒、饮水难、为水争斗,以至于提供水资源成了一种恩惠,“吃水不忘挖井人”。今天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贫困地区的援助,一个重要的项目是帮当地人打井,甚至爱人民的子弟兵也会以帮牧民、村民打井为任务。当然,由于河流、地下水的污染,今天的很多地区已经难以喝井水了,只能跟城里人一样买水喝。由此可见,现代社会的公共财仍是一个问题。一个共同体如果没有人人可以享用的公共财,这个共同体就是可疑的,是堪忧的。有一个一辈子生活在乡村的农民听说河水、堰塘水、井水都不能喝了时感叹道,这是什么报应,人作孽,老天爷不让活了啊。
井中可以观天,测天时看天影,人们说光景,也是因井而来。把过日子说成光景,则是井水即公共财富有无、多少所致,井水少了、脏了,光景就差了。“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君子看到其无丧无得的精神,因此鼓励民众劳动至上,劝勉大家互相帮助。“井收勿幕,有孚元吉。”这就是公共事业及其福祉。
我们观察炎夏之际的民生民心,或社会公共财,能够理解民众或人性人心都渴求清凉的愿景。白居易有诗:“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关于大暑的诗词极多,“大暑少清风”“大暑苦烦浊”“大暑暴虐如恶酒”“且欣大暑去酷吏”“大暑流 金石”……诗人骚客都把炎热跟人间感受相提并论。连书斋里的学者钱锺书面对暴雨时也会想到官吏之酷:“大暑陵人酷吏尊,来苏失喜对翻盆。雷嗔斗醒诸天梦,电笑登开八表昏。忽噫雄风收雨脚,渐蜷雌霓接云根。苍苍似为归舟地,试让前滩水涨痕。”
因此,大暑虽然是最能让人的身体产生感觉的节气之一,最能调动人的身体语言,但由身体、心理之归宿认同,走向集体认同也是必然的。养生养身当然重要,但中国的先哲说,君子以劳民劝相,此时要有公益心,要发扬公共精神。
只有在公共财有保障的前提下,大暑才是值得用心、用身体去感受它的另一面。大暑里有光景,有美,有元吉,有万物相处相劝的安顿。这一面也只有敏感的诗人、孩子才能体会到它。闻一多年轻时在美国读书,在大暑节气里写了一首题为《大暑》的诗:
今天是大暑节,我要回家了。
今天的日历他劝我回家了。
他说家乡的大暑节,
是斑鸠唤雨的时候。
大暑到了,湖上漂满紫鸡头。
大暑正是我回家的时候。
我要回家了,今天是大暑;
我们园里的丝瓜爬上了树,
几多银丝的小葫芦,
吊在藤须上巍巍颤,
初结实的黄瓜儿小得像橄榄……
呵!今年不回家,更待哪一年?
今天是大暑,我要回家了!
燕儿坐在桁梁上头讲话了;
斜头赤脚的村家女,
门前叫道卖莲蓬;
青蛙闹在画堂西,闹在画堂东……
今天不回家辜负了稻香风。
今天是大暑,我要回家去!
家乡的黄昏里尽是盐老鼠,
月下乘凉听打稻,
卧看星斗坐吹箫;
鹭鹚偷着踏上海船来睡觉,
我也要回家了,我要回家了!
立秋:君子以作事谋始
“火一样的上午,过去了……在恐怖的酷热中,一切都呈着残酷感,但又呈着难言的美……走进下午的阳光时,我看见人的影子在蠕动……突然觉出‘凉爽’的一刹那,我怔了一怔。那低低的唤声正阴柔地浸漫而来,一瞬之间,不可思议,永远汗流浃背的身体干了。我吃惊地回顾,发现行人们——北京人们都在彼此顾盼。接着,满树叶子在高空抖动了,并没有风,只是树杈间传来一个信号。我差一点喊出声来,一切是这样猝不及防,只在那分秒之间,凉爽的空气便充斥了天地人间。”作家张承志的美文《天道立秋》就这样记录了他是如何见证立秋的。“久久的苦熬居然真能结束,立秋是真实的。只这样怔了一刹那,天空中那凉爽开始疾疾运行……涌涌的凉爽漫天盖地而来,在这一个时刻之中消除了全部往昔的苦热。”作家实证了立秋的古典意味,以至于感动、沉默着呐喊,“几乎想落泪”。
的确,立秋律,执法全部中国。据说老外在立秋日体验到节气之奥时激动道:“你们中国人的节气真棒!”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七月初一前后(阳历8月7—9日)。对中国人来说,立秋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反映一个太阳年季节变化的八象八节之一,它是中国最早的节气之一。
立秋是一个重要的时空分界点。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35度,北斗星指向西南方。“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秋”字由禾与火组成,表示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也就意味着禾谷开始成熟,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农谚曰:“立秋十八日,寸草皆结籽。”立秋以后,中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秋的意思是暑去凉来,秋天开始。
中国人说,“立秋一日,水冷三分”。立秋时节,中国内地的西北强冷空气东移南下,一般会到达华北和中原,故中原地区有“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之说。而南海则常有热带低压气旋活动,甚至会转化为台风,强劲的南方暖湿气流北上,与西北强冷空气在秦岭一带交汇,为立秋后的北方带来秋雨,“立秋南风紧,秋后必连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但对很多人来说,如果他们不是类似张承志那样的作家,不是时刻关心农事的农民,那么,立秋在身体感受上的变化并不大。夏伏的暑气在立秋后并未马上消失,“秋老虎”的余威甚于夏热,立秋因此又称交秋,只是交代了秋天的来临。对中国的很多地区来说,节气上的“立秋”并不代表本地真正入秋。气象学家认为,只有“连续五天日均气温低于22的地区方可断为入秋。从这个标准看,中国相当多的地区正式入秋的时间要晚于立秋一两个月,而每年的大热三伏天的末伏也在立秋之后。中国南方的节气还是夏暑之气象,台风季节,天气酷热,中医因此把从立秋起的日子称为“长夏”。
物候的变化是微妙的。农民们感受到了: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逸周书·时训》:“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盛夏酷暑天中的热风。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一颗颗晶莹的露珠,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这时候的寒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当然,诗人的感受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在古人的理解里,凉风不吹来,说明国家政令无威严;早上白色露水不降,说明老百姓多患咳喘;寒蝉不鸣叫,说明大臣们会以力逞强。
这类细致的感受匹配了这个季节变化的节点。农谚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下午立了秋,热死老丫头;晚上立了秋,热死老黄牛。”“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据说,立秋之前如果刮北风,立秋之后必会有秋雨绵绵。但秋雨跟暴雨有别,如果南北交锋的冷暖气流过于强大,立秋日听到雷声,出现雷暴大雨,冬天就不怎么降雪,冬季就会干旱,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歉收,这就是“雷打秋,冬半收”的道理。与此相反,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立秋时处于冷高压天气控制,晴空万里,必定可以风调雨顺地过日子,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可以悠闲坐等丰收。
《礼记·月令》:“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还反,赏军帅、武人於朝。”《后汉书·鲁恭传》:“旧制至立秋乃行薄刑,自永元十五年(103)以来,改用孟夏。”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若立秋之日得雨,则秋田畅茂,岁书大有。”
由此可知立秋的特殊性。在大时间尺度里,此时的时空卦象是上乾天、下坎水。天欲上,水欲下。天欲西行,水要东流。乾德为健,坎德为险,行险而健,必然冲突。立秋前后,人们既要晴天,也要雨水,而二者争夺,皆有客观之情、公道之义。人们从卦象中看到社会属性,父亲和次子性情的冲突。古典中国人因此把此时空命名为争讼的讼卦,以考察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纷争。这个时候,因为庄稼丰收了,纠纷也就随之而起。乡土社会,经常有到人家地里偷割一镰刀的事发生,乡村之讼几乎都是这类鸡毛蒜皮利益的纠纷。当然,也会发展到大的利益冲突。春秋时代的新兴小强国郑国欺负周天子,就一而再地派兵去周天子的辖地抢割麦子,这一纷争几乎拉开了春秋周王室衰落的大幕。
立秋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中国北方的农作物每年只耕作一次,所以秋后农作物收割后才算有了经济收入,此前欠下的债务可以在秋后算清了。现在的一些农村地区,农民在小的经销店购买生活用品,仍会拖到秋收后一起结算,这就是“秋后算账”的本义。《魏书·广陵王羽传》:“今始维夏,且待至秋后。”杜甫诗:“常愁夜来皆是蝎,况乃秋后转多蝇。”皮日休诗:“山瘦更培秋后桂,溪澄闲数晚来鱼。”罗隐诗:“霜压楚莲秋后折,雨催蛮酒夜深酤。”
“秋后算账”的内涵是丰富的。人身一年的债务、人生百年的债务,都要在秋后了结。中国古代犯人被判死刑之后就在秋后执行。这里有人道,考虑示警教育,因为农民在秋冬二季较为空闲,方便地方官动员民众观看。一般行刑的时间集中在9月、10月之间,所以会有“秋后问斩”成语。这里有天道,因为秋季带有肃杀之气。冬天百物萧条,亦适合执刑。汉代法律规定,刑杀只能在秋冬进行,立春之后不得刑杀。唐宋以至明清的法律也基本上遵循“秋冬行刑”的制度或天道。董仲舒认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刑、罚与春、夏、秋、冬以类相应。”天意是“任德不任刑”“先德而后刑”的,所以应当春夏行赏,秋冬行刑。《周礼》是中国最早关于制度安排和设计的著作,书中把掌管刑罚的司寇称为“秋官”。
中国古代战争由于缺乏足够的补给,直到春秋时代仍只能实行“春耕秋战”,在不违农时、不伤民力的前提下,来从军事上获取利益,没有结果的也只能“来年秋天再战”“沙场秋点兵。”《礼记·月令》记载:“孟秋之月,用始行戮。”因此,中国的《易经》记有“至于八月有凶”的判断,即是说一个地区的发展,春生夏长之后,到了秋天会有争夺、争战的凶危之事发生。秋天多事,是谓“多事之秋”。直到民国,大军阀孙传芳还有名言:“秋高马肥,正好作战消遣。”
因此,立秋之秋的意义是非常大的。《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唐人有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宋玉曰:“悲哉,秋之为气也。”秋气乃阴盛衰杀之气。人感秋气而衰,原是自然之理。中国对秋有一种极为悲情的生命意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生命忧患跟社会忧患相连。“我岂楚逐臣,惨怆出怨句?逢秋未免悲,直以忧国故。”
对中国人来说,心上有秋即是“愁”。汉朝人即感叹:“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后来者更甚,杜甫诗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柳宗元说:“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刘长卿说:“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还有马致远的“秋思之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还有秋瑾名句:“秋风秋雨愁煞人。”
当然,除了敏感的作家、诗人,民众的生命力仍是健旺的。凄凄惨惨、冷冷清清的秋景,在民众那里仍可以过得喜庆。《东京梦华录》记载:“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武林旧事》则有:“立秋日,都人戴楸叶,饮秋水、赤小豆。”《台湾通史·风俗志》中记载,台湾旧时“立秋之前一日,有司豫塑春牛,置于东郊之外,至日往迓,谓之迎春。男女盛服观,衣香扇影,杂喧满道……迎春如在岁首,尤形闹热,宛然太平景象也”。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中说:“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津门杂记·岁时风俗》:“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这种“啃秋”“咬秋”一类的习俗极多。如更著名的“贴秋膘”。儿时农村生活,在立秋这天,全村的小孩子多会让大人拽到悬秤上称重,以与前些时立夏的体重对比。在炎热的夏天,人的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要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吃肉,“以肉贴膘”。
可见,立秋一节的丰富意义。刘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王维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孟浩然则斩钉截铁:“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辛弃疾说:“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
秋天确实值得讴歌,流行歌曲唱道:“我从垄上走过,垄上一片秋色,枝头树叶金黄,风来声瑟瑟,仿佛为季节讴歌。我从乡间走过,总有不少收获,田里稻穗飘香,农夫忙收割,微笑在脸上闪烁……”
对古典中国人说来,立秋带来的丰富而重大的变化,是值得一开始就要做好准备的。立秋时空,“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人们强调说,天和水的行动相违背,这就是讼卦的形象。君子观此卦象,以杜绝争讼为义,从而在开始做事前就谋划好,使大家能够免除争执。农耕社会最怕打官司,人们说,好狗不咬架;人们说,好咬架的狗落不了一张好皮。对乡村生活的人来说,争讼就像打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即使官司打赢了,大家都在一个地方生活,熟人社会,一辈子成了仇人,也不是什么好事。孔子在《论语·颜渊》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这也是古典中国与好讼成风的现代社会不同的原因之一。
白露:君子以常习德教
 
太阳自夏至后一路向南,到达黄经165度时,即阳历的9月7日前后,迟钝的人都能感觉到天气的变化了。天气转凉,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水珠。阴气逐渐加重,清晨人们可以在地面草木间看到白色的露珠,这个农历八月的节气即为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自白露节气始,中国内地的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暖空气退避三舍。冷空气逐渐南下,带来一定范围的降温幅度。“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即在形容气温下降的速度加快。可见白露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白露本身也有气象预报的功能。中国人说,“露水见晴天”“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草上露水大,当日准不下”“夜晚露水狂,来日毒太阳,干雾露阴,湿雾露晴”。
白露节气有气温迅速下降、绵绵秋雨开始、日照骤减等特点,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节转换。白露期间,华南地区的平均气温比处暑要低3℃左右,大部地区候平均气温先后降至22℃以下。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时序开始进入到秋天。
白露期间,中国北方地区降水明显减少,秋高气爽,比较干燥。南方的伏旱、夏旱则需要一定的秋雨,否则会形成夏秋连旱。民谚形容:“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春旱盖仓房,秋旱断种粮。”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第一场秋雨可以缓解前期的缺水情况,但如果冷空气与台风相汇,冷暖空气势均力敌,所形成的暴雨或低温连阴雨对秋季作物生长也是不利的。
白露是典型的秋天节气,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白露的三候都与鸟有关,春分之际北飞的玄鸟、燕子此时回来了,而众多的鸟感受到天地肃杀之气,储藏食物以备过冬。细心的人还发现,各类鸟儿在此时也开始养护增生它们的羽毛来御寒。南朝诗人鲍照说:“玄武藏木阴,丹鸟还养羞。劳农泽既周,役车时亦休。”
鸿雁民间俗称大雁,在千百年的集体记忆中也有极丰富的意味。金秋白露,物华将尽,但看大雁以“一字阵”或“人字阵”布阵南征,又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如在小寒节气中介绍的,在中国人心中,大雁是禽中之冠,是具足仁义礼智信的灵物,以至于秋天也称雁天。中国北方的重要关隘,其为首者即名为“雁门关”“得雁门而得天下,失雁门而失中原”。在中国和印度的传说中,大雁还是愿力的象征,故藏佛经的塔称为雁塔。大雁还象征着爱情、乡愁、书信,欧阳修有诗:“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李清照有诗:“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杜甫有诗:“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大雁的亦刚亦柔、优美的姿态给人美的享受,曹植有诗:“翩若惊鸿,矫若游龙。”
白露的三候如果不能出现,就意味着人间有事。古人相信,如果鸿雁不飞南方,就说明远方之人有背叛;如果燕子不南归,就说明家族会离散;如果群鸟不积蓄过冬粮食,就说明下臣骄横傲慢。时过境迁,我们今天很难说古人的这些总结是经验的还是推理的,是迷信的还是防卫过当的。但在万物万象之间建立起有意义的“链接”,也是今天互联网时代人们重要的生存方式。
民谚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即是提醒人们此时昼夜温差大,要防止着凉。“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中国人还观察到,如果白露节下雨就对农业不利,雨下在哪里,就会苦在哪里。农谚说,“白露前是雨,白露后是鬼”“白露下了雨,市上缺少米”。
古典中国人在白露时空感受到了多重的意义。到了白露,就意味着人们进入了一年辛苦后的收获季节。人们在此季节里有了交换生活日用的资本,给王公大人进贡,王公大人也会回赐礼物。从责任义务的层面讲,这是一个尽责尽义的时期。后来演变为社会交往的礼仪,上下之间要有规矩,要礼尚往来。这个节气,因此也意味着熟习、学习权利义务和礼节的阶段。
对成年人来说,白露不能露,夏天穿戴随性,如光膀子一类的赤身露体,到了此时,自然天气告诫不能露了,社会人情也告诫需要讲究一些了,要注意自己的德行。对孩子们来说,打架、游泳、摸鱼儿、掏鸟儿等夏天自在狂野的日子结束了,即使硬着头皮也要接受管教了。就是说,这是需要学习、启蒙的时候。中国人观象系辞说:“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君子尊尚德行,学习教化之事。“君子以果行育德。”君子以果敢坚毅的行动来培养自身的品德。
《礼记·王制》说,学童首先换上学服,拜笔,入泮池,跨壁桥,然后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学礼。《读书郎》唱道:“小呀么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懒哪,没有学问啰无颜见爹娘。”几经转折,现代中国的教师节(9月10日)在白露节期间。中国人见面,如果对方的孩子调皮捣蛋,常会问说,发蒙没有,即指是否开始上学了,如家长回答还没有,就是喜欢玩,多动,坐不下来,这时彼此都会叹气。
巧合的是,国际扫盲日(9月8日)也在白露节。国际扫盲日(International Literacy Day)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5年11月17日召开的第14届代表大会上所设立的,日期为每年的9月8日,旨在动员世界各国以及相关的国际机构重视文盲现象,与文盲现象做斗争,促进世界各国普及初等教育,提高初等教育的水平,使适龄儿童都能上学,达到能够识字的目标。最终达到增进人际沟通,消除歧视,促进文化传播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白露节除了让人们唤醒自己的品性、觉察自己的德性等意义外,还最明白地点出了季节的颜色属性,即秋天的颜色。在中国人的观察里,大千世界的每一物象都有其时间、空间属性,不同的时间、空间都有其声色触味属性。很多人以为夏天的味道是甘甜的,但中国人常说“苦夏”;很多人以为夏天是绿色的,秋天是金黄色的,但中国人以为,夏天的颜色是红,秋天的颜色是白。对时空品性的观察命名和结构化,可谓古典中国人的发明。因为白露节气,有人以为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我们今天已经很难理解秋白是来源于白露,还是白露得名于秋之色白。
白露对中国人来说是诗意的。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名篇《蒹葭》即提到了白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可见古典中国人对物候观察的细腻,他们对天地与人情的关系既随时起兴,又明心见性。
后来的诗人更在白露节前驻足沉思。左思说:“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白居易说:“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当然,还有杜甫的金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我们说白露节气的人文含义之一是教化启蒙,说明蒙昧正在其中。人们对露水的认识即经历了无知而附会的荒唐历史,古人多以为露水神奇,可以祛病延寿。自古以来,“露”就被附会为瑞祥之物。古人说:“露色浓为甘露,王者施德惠,则甘露降其草木。”可见,“甘露降”是帝皇施仁政、德泽万民的征兆。历史上有名的“甘露之变”即与此有关。唐朝的文宗皇帝在位时,有人发现石榴树上有甘露降临,认为是上天赐予的祥瑞,百官祝贺,大家劝皇帝去观露,皇帝和相关大臣借机想铲除弄权的宦官,结果一千多人惨死,史称“甘露之变”。
《洞冥记》载:“东方朔游吉云之地……得玄黄青露盛之璃器以授帝(汉武帝)。帝遍赐群臣,得露尝者,老者皆少,疾病皆愈。”大学者、大科学家张衡《西京赋》所云:“立修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屑琼蕊以朝餐,必性命之可度。”史书记载,汉武帝做铜露盘,承天露,和玉屑饮之,欲以求仙。汉武帝听信方士之言,以为将玉磨成粉屑后和露水饮用,可以长生。为了求取来自上天的纯正的清露,汉武帝在柏梁宫建造了高达二十丈的铜质承露盘。“至太初元年,十一月乙酉,天火烧柏梁宫。”人们以为这是汉武帝穷兵黩武、淫酷自恣、违背天意而得到的报应。《三国演义》中也有一回“武侯预伏锦囊计,魏主拆取承露盘”。而唐朝的天才诗人李长吉则有名诗《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可见,启蒙的意义是重大的。而对诗人来说,白露永远是可以感怀的。现代诗人阿垅有诗《无题》:
不要踏着露水——
因为有过人夜哭。
哦,我底人啊,我记得极清楚,
在白鱼烛光里为你读过《雅歌》。
但是不要这样为我祷告,不要!
我无罪,我会赤裸着你这身体去见上帝。……
但是不要计算星和星间的空间吧
不要用光年;用万有引力,用相照的光。
要开作一枝白色花——
因为我要这样宣告,我们无罪,然后我们凋谢。
 
大雪:君子以寒江独钓
当太阳到达黄经255度的时候,即每年的12月7日前后,冬天的第三个节气来临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天气更冷了。大雪节气表示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从天文,到大地景观,再到人文,大雪节气的意蕴极为丰富。大雪,像白天鹅,像棉花,像白蝴蝶,像竹席,像精灵,像隐士,像公主,像天使,像白色的帐篷,像梅花,像婴儿……大雪给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提供丰厚的资粮。中国人为此把雪跟祥瑞和预兆相联系,“瑞雪兆丰年”。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舞,像玉一样清,像银一样白,像烟一样轻,像柳絮一样柔,纷纷扬扬地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向下飘洒。树木、房屋都是银装素裹,地上,积满了厚厚的白雪,把整个大地盖得严严实实。对乡土世界来说,大雪覆盖大地,使地面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给生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供生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五倍,有一定的肥田作用。农谚说,“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大雪的预兆性是多方面的,寒、暖、风、雪等异常天气都可预知未来的状况。农民为此总结了众多的谚语:“大雪不冻倒春寒,大雪不寒明年旱”“大雪不冻,惊蛰不开”,说明大雪节气不冷时的后果。“大雪晴天,立春雪多”,这是说明大雪无雪时的后果。“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这是说大雪时寒风出现的后果。当然,大雪节气大雪的有无更是一个重要的兆头,“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今年的雪水大,明年的麦子好,今冬大雪飘,来年收成好,今冬雪不断,明年吃白面”“雪盖山头一半,麦子多打一石”。
大雪时节,中国内地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冬季,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此时,黄河流域一带已渐有积雪,而在更北的地方,则是大雪纷飞了。在南方,特别是广州及珠三角一带,却依然草木葱茏,与北方的气候相差很大。南方地区冬季气候温和而少雨雪,虽少雨雪却多雾,一般12月是雾日最多的月份。雾通常出现在夜间无云或少云的清晨,气象学称之为辐射雾。“十雾九晴”,雾多在午前消散,午后的阳光会显得格外温暖。
大雪节气最常见的就是降温。据统计,中国内地强冷空气最多的月份是在11月,强冷空气过后,北方大部分地区12月份的平均温度约在零下5~零下20之间,南方也会出现霜冻。强冷空气往往能够带来降雪或暴雪,降雪的益处很多,有利于缓解冬旱,冻死农田病虫害,但雪灾如大雪封山、封路,降雪路滑,化雪成冰,等等,会造成交通困难、交通事故和车道拥堵,有些地方对牧区草原(称为白灾)的人畜安全会造成威胁。
跟内地相比,其他北半球的情况有所不同,如北美洲的冬季气候为西风带控制,西风带形成了很长的高空急流,在美国形成了冷暖气团对峙的局面,由此带来的降雪远比中国的大雪暴烈。在中国积雪20厘米的情况就算暴雪了,但在美国是家常便饭。这也是大雪在中国人的语境里很少有暴戾的成分,而在英语里有过度的、反感的意思。
大雪节气对人体也会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血压、气管、肠胃等方面都因为天气寒冷而有所变化,这时,预防中风、心脏病、消化道溃疡,增强免疫力等就变得十分必要。养生方面,人们就需要多喝水、食温补、多吃苦、常喝粥,在起居上要注意保暖、早睡晚起、常通风、室内保湿。
中国人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不再鸣叫了;此时阴气最盛,盛极而衰,阳气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为马蔺草即马兰花,据说也感受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关于寒号鸟,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说:“五台山有鸟,名寒号虫。四足,肉翅,不能飞,其粪即五灵脂。当盛暑时,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彀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民间还传说,这种鸟在冬天冻得发抖,以致不再唱歌而活活冻死,人们以此传说来教育人启迪人。鹖鴠究竟是什么鸟?古人说,这是一种“夜鸣求旦之鸟”,因其夏月毛盛,冬月裸体,昼夜鸣叫,所以又称“寒号”。“大雪之日,鹖鴠不鸣”,是因为冬至日近,这种鸟感知到了阴寒至极而不鸣。
实际上,现代科学证实寒号鸟其实是一种啮齿类动物,学名“复齿鼯鼠”,性情孤僻,喜安静,昼伏夜出。古人虽也知道寒号鸟的习性,但更多把寒号鸟当作某种寄托或象征。如龚自珍说:“俄焉寂然,灯烛无光,不闻余言,但闻鼾声,夜之漫漫,鹖鴠不鸣,则山中之民,有大音声起,天地为之钟鼓,神人为之波涛矣。”这是冬夜万人沉睡我独醒,于无声处待惊雷的情怀。
第二候,今天人们以为珍稀动物的老虎进入古人的视野,老虎在此时开始交配,是在至阴中感受到微阳。虎的发情交配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2月,虎在发情时的叫声特别响亮,能达两千米远,这大概是猫科动物中叫春叫得最早、最响亮的动物了。
自古以来,虎就被用于象征军人的勇敢和坚强,如虎将、虎臣、虎士等。古代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用黄金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中国的虎文化源远流长,在文字、语言、诗歌、文学、雕塑、绘画、小说、戏曲、民俗,以及更为广泛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儿歌等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中,虎的形象无所不在。关于虎的成语就有上百个之多,如三人成虎、虎头虎脑、谈虎色变、如虎添翼、放虎归山、龙争虎斗、虎视眈眈、与虎谋皮,等等。虎是孤独的,是专注的,是悲壮的。人们说它搏物不过三跃,不中则舍之;说它伤重后,咆哮而去,吼一声为一里,听其声多少便知远近;说它靠岩倚木而死,绝不僵仆在地。虎是十二生肖之一,是道教的守护神,是二十八星宿中的西方七宿,又是四方神之一,即“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可谓护卫了中国文化。虎的全身都是宝,但如此一来,在现代人欲横流的世界,对老虎的围猎使之成为濒临灭绝的物种之一。中国今天野外生存的老虎数量,尚不及汉语有关虎的成语数量之多。
大雪期间的三候,在仲冬之月万物均为雪所覆盖的时候,独有荔草生长露出地表的现象。这一荔草,又叫马蔺草,还有马兰花、马莲、旱蒲、马帚、铁扫帚等多种称呼,又有俗称台湾草,它来源于台湾省,它同中国东北的乌拉草及南美的巴拿马草齐名于世,被称为世界上的“三棵宝草”。马蔺草长而柔软,耐盐碱,耐践踏,根系发达,生长于荒地路旁、山坡草丛、盐碱草甸中,是节水、抗旱、耐盐碱、抗杂草、抗病、抗虫、抗鼠害的优良观赏地被植物。用它编的各种草制品,如草帽、手提包、床席等,细致光滑坚韧耐用,散热性强。它的根则可做刷子,旧时农村人家“束其根以刷锅”。
在古人眼里,如果大雪节气里寒号鸟还在啼叫,国内就有妖言惑众;如果老虎此时仍不交配,那说明军队里的将帅不和睦;如果马蔺草不长出来,那么就有官员专权的现象发生,还有人认为,“荔挺不出,则国多火灾”。
在大时间序列里,大雪节气在比卦时空,比卦的比字是两人搀扶之象。从经验层面上看,这个时候冰雪半化不化,积在地上,对行人来说是一个危险之象。人们在这个时候走路经常跌跤,有时候或牵着他人一起走,或跌倒时被他人扶起来,说说笑笑,增进了感情。这一时空是顺而险,又有相亲相感之象。比卦时空中有平等之义,有团结合作之义,有快乐之义。比一比,看一看,比比皆是。有意思的是,世界人权日在比卦时空(12月10日)。《世界人权宣言》强调:“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富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这正是比卦卦义。
比卦时空或大雪节气是快乐的。中国人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人生坎坷的席勒则写有《欢乐颂》称道这一平等快乐之义:“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我们心中充满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你的力量,能使人们,消除一切分歧。在你光辉照耀下面,人们团结成兄弟。”
人类在大雪面前变成了风雅之士,无数人的手和心灵感受过大雪。只见天地之间白茫茫的一片,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上飘落下来,四周像拉起了白色的帐篷,大地立刻变得银装素裹。“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山上的雪被风吹着,像要埋蔽这傍山的小房似的。大树号叫,风雪向小房遮蒙下来。一株山边斜歪着的大树,倒折下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雪中的景色壮丽无比,天地之间浑然一色,只能看见一片银色,好像整个世界都是用银子来装饰而成的。“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中国人对大雪的感受可圈可点。历史上有名的风雅故事是谢安一家人相聚赏雪。谢安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后人称道这位以柳絮比喻白雪的才女谢道韫咏雪“形神皆备”。
中国人说大雪可兆天气,祖咏有诗:“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大雪可见气节,陈毅有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大雪可思贫穷,罗隐有诗:“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大雪可喻富贵,《红楼梦》里说:“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红楼梦》里还有一句名言:白茫茫一片真干净。这是大雪来了,是人生的终极,是空无。唐人柳宗元有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诗人笔下,世间一切不复存在,空旷寂寥,别无生物。千山无鸟、万径无人,空了还空,一空再空。人生再怎么有过红楼儿女般的热闹,仍要回归或直面空无,甚至说,空无才是本来。千山万径,唯一的存在之敞亮者便是诗人自己。这是何等的境地?
从热烈、欢乐的大雪比卦时空里回归本来,时空中的唯一主体现身了。这种精神主体有一种平淡简朴而雄浑横绝万古的力量,朱叶青先生曾为此寒江独钓三复斯意,他还在南宋马远的名作《寒江独钓图》中读出了历史意蕴。在朱叶青看来,寒江独钓,有如广大教化而普及人心,汉民族情感隐含了这样一道孤愤色彩,命运坎坷就将寒江独钓作为释放心灵郁气的解脱方式。寒江独钓,是一种被浓缩的孤独之境,展开过程完全沉寂无声。寒江独钓又是一种精神性宣示,表明自己退缩于个体的孤独之壳,孤独语调表述得极端微弱,却在舞台背景衬托下变得愈加鲜明个性化。渔夫精神姿态虽然微弱甚至有几分渺小,但实际上并未减弱其主体性地位。简言之,即使微弱渺小却依然是精神独体。
冬至:君子以见天地之心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极重要的一个节气。一般人以为它是两千多年前测定出来的,还有人猜测是周公测定天下之中时测出来的(“测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验四时”)。这其实是囿于文献的想当然。先民要测时、定时,都不可避免地与冬至相识,无论是四千年前的索尔兹伯里巨石阵,还是五六千年前的良渚祭坛,观察冬至日都是人类文明史早期极为重要的活动。
调时定时是一切生物的本能,更是人类的本领。人类测定时间,除了月亮、星星,最重要的就是测定太阳与地球、与人身的关系。“树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长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长一丈三尺五寸。”木杆、竹竿、土圭,以八尺为标准,其实就是以人的八尺身高为参照。以人身为度,因为人在夏天的时候会看到自己的影子越来越短,在冬天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影子越来越长。立人身为尺度,立竿见影,每次最短的日子即是夏至,最长的日子即是冬至。
古人的解释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科学的解释是,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度,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当然影子也就最长了。对北半球的居民来说,冬至日是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天,又是北半球白天最短暂、黑夜最漫长的一天。这一天在中国的先民心中,被称为“至日”。
我们可以想象,先民曾经以冬至为年年岁岁的结束或开始的节点。如果把太阳称作神圣,这几天即是太阳重生的圣诞时刻。巧合的是,12月25日是波斯太阳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诞辰,罗马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的生日也是12月25日。这一天又是罗马历书的冬至节,崇拜太阳神的人们都把这一天当作春天的希望,万物复苏的开始。历史学家们在罗马基督徒习用的日历中发现公元354年12月25日页内记录着:“基督降生在犹大的伯利恒。”人们以此纪念基督耶稣的诞辰,是谓圣诞。
我们中国的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相当于春节,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后来苗族的历法则把冬至当作新年。直到现在一些少数民族仍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中原地带从周代起官民都会有祭祀活动。《周礼》:“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饥饿死亡。
在大时间序列里,冬至是坤卦时空和复卦时空的交汇点。坤卦时空的要义在厚德载物,复卦时空则是一阳来复,见天地之心。《易经》为此记载说,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先王们会顺应天时,修道养身,以培养召回极微的正阳之气,使其潜滋暗长,不惊不扰。《礼记·月令》记载,当时要“土事毋作,慎勿发盖,毋发室屋及起大众,以固而闭”,如此安稳过冬。国家不起用动员民众,关闭关口,与民休息,工商旅客都不远出,先王也不省视四方之事。
汉武帝时太初改历,实行夏历,将岁末推后至12月,岁终祭祀才与冬至相分开。但冬至一直排在二十四个节气的首位,称之为“亚岁”。《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更为细致的观察是人民大众。杜甫有诗:“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这其中刺绣添弱线,即绣女发现这一天比平时多添了几针线,意味着日头回来了。
冬至日处于岁末,是历法推算的重要观测点,所以皇帝向文武百官颁发或馈赠历书也多在冬至日进行,其做法类似于今天人们送日历、挂历习俗。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魏晋南北朝时,冬至称为“亚岁”,人们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冬至节的祭拜活动有很多,主要有祭祖、拜父母、拜师等。冬至祭祖,是人们向祖先汇报一年的丰收情况,祈求祖先保佑的一种行为。冬至祭祀为大祭,一般全族人都要参加,祭祀地点多选择家族祠堂或坟前。祭祀完毕,家族聚餐,若家中有人外出未归,则留出空座,摆上碗筷,象征性加些饭菜,以表示对家人的思念。读书人要祭祀先师孔子,因冬至如同过年,等同于增寿一年,所以冬至日要悬挂孔子像或设孔子牌位。这一天,学生还要备礼看望老师,酬谢一年的教育之恩。
冬至的物候是,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鹿角朝前生,为阳,故夏至后一阴生则鹿角解;麋角朝后生,所以为阴,故冬至一阳生时,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有温热感。
冬至的物候中,蚯蚓体形圆长而柔软,外表丑陋,经常穿穴泥中,能改良土壤,有益农事,它是农民的好助手,人们叫它“活犁耙”。蚯蚓也是动物的高级饲料,可作为鱼饵,俗称钓鱼虫。蚯蚓还是很重要的药材,中药里称之为地龙,《本草纲目》认为它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称道蚯蚓,说它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动物。
麋跟鹿有所不同,它的角像鹿,尾则像驴,蹄像牛,颈又像骆驼,故人称“四不像”,它曾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动物,种群规模曾以亿计,自古被称为吉祥之物,却几度濒临灭绝。《封神榜》的姜太公的坐骑即为麋鹿,曾被称为上古神兽。“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山泉水是民间特别认知的一种饮用水,陆羽在《茶经》中说,山水上,河水中,井水下,即用来泡茶的水以自山中流出的山泉水最佳。冬至的物候中,如果蚯蚓不盘结,在古人看来,说明国君政令行不通;如果麋鹿的角不脱落,意味着兵甲武器不能收藏,即有军事行动;如果地下水泉不涌动,则说明阴气没有阳气来承接。
对农民来说,冬至节气算得上农闲时节,主要农事如积农家肥,做好防冻工作,等等,并不算劳累。王朝时代的统治者会抓住这一时机,动员民众做一些大型工程,如兴修水利。明代的朱元璋就曾派国子监生分赴天下的郡县,组织吏民利用农闲时间,根据地形情况,全面整修水利工程。后来的统计数据显示,这次集中的整治行动共开塘堰四万多处,河道四千多处,坡渠堤岸五千多处。
冬至日太阳高度最低,日照时间最短,地面散失的热量比吸收的热量多,故冬至后太阳虽然北移,地面温度却仍在降低。我们中国人自冬至后便开始“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过了冬至进入“头九”,标志着最冷的冬天要来了。民间有“冬至不过不冷”之说,天文学上把“冬至”规定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说“冷在三九”。
数九的习俗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实际上,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整整九十天。在中国文化里,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
古人御寒保暖条件较现代简陋缺乏,寒冬也被视为威胁与惩罚而对天寒地冻生恐惧感,影响到人的情绪感受,以为冬季莫名其妙漫长。东西方人对此感受并无二致,只不过应对方式各有特色。在俄罗斯、在北欧,人们在漫漫冬夜里,会沉思,会团契,他们亲朋好友会聚在一起讨论问题,或者朗读小说。在欧洲人拓荒北美大陆时,一家一村落会冰天雪地封住,与世隔绝,他们应对漫漫冬天的办法,也是读书,据说当时天造草昧,文化并不繁荣,没有多少书读,他们会围着炉火诵读《圣经》,以此找到跟世界联系的通道,以此找到人生的意义。这样的过冬催生了心智,使得他们一旦开智启蒙,就能够在文学、哲学和历史等领域里立言立法。我们今天看到,18、19世纪文明史上那些最为辉煌的长篇小说,都曾陪伴过人性的冬季。
为挨过漫长冬季,中国人发现以“数九”方法消遣,是一个很好的应对办法,一家人在一起数九亦被视为逍遥境界。明代有 “画九”的习俗。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
清代有“九九消寒诗图”,这类诗有不少,每九天四句,共三十六句。如王之瀚创作的一首科教诗:“一九冬至一阳生,万物自始渐勾萌,莫道隆冬无好景,山川草木玉妆成。二九七日是小寒,田间休息掩柴关,千家共享盈宁福,预计来年春不闲。三九严寒水结冰,钓罢归来蓑笠翁,虽无双鲤换新酒,且见床头樽不空。四九雪铺满地平,朔风冽冽起新晴,朱绨公子休嫌冷,总有樵夫赤足行。五九元旦一岁周,茗香醪酒答神庥,太平天子朝元日,万国衣冠拜冕旒。六九上元佳景多,满城灯火映星河,寻常巷陌皆车马,到处笙歌表太和。七九之数六十三,堤边杨柳若含烟,红梅几点传春讯,不待东风二月天。八九风和日日迟,名花先发向阳枝,即今河畔冰开日,又是渔翁垂钓时。九九鸟啼上苑东,青春草色含烟蒙,老农教子耕宜早,二月中天起卧龙。”
还有大清国臣民的教科书:“头九初寒才是冬,三皇治世万物生,尧汤舜禹传桀事,武王伐纣列国分。二九朔风冷难当,临潼斗宝各逞强,王翦一怒平六国,一统江山秦始皇。三九纷纷降雪霜,斩蛇起义汉刘邦,霸王力举千斤鼎,弃职归山张子房。四九滴水冻成冰,青梅煮酒论英雄,孙权独占江南地,鼎足三分属晋公。五九迎春地气通,红拂私奔出深宫,英雄奇遇张忠俭,李渊出现太原城。六九春分天渐长,咬金聚会在瓦岗,茂公又把江山定,秦琼敬德保唐王。七九南来雁北飞,探母回令是彦辉,夤夜母子得相会,相会不该转回归。八九河开绿水流,洪武永乐南北游,伯温辞朝归山去,崇祯无福天下丢。九九八十一日完,闯王造反到顺天,三桂令兵下南去,我国大清坐金銮。”
民国时期变为时政内容:“头九初寒才是冬,武昌起义黎宋卿;提倡革命张镇武,炮打龟山萨镇冰。二九朔风冷清清,孙文独立在南京;张勋带兵抄革命,铁良一去影无踪。三九大寒天气凉,朝中急坏摄政王;洵涛保举袁世凯,因病请假世中堂。四九天寒冷凄凄,北军代表唐绍仪;电告南省全独立,因此改换五色旗。五九迎春过新年,袁大总统掌兵权;电告各省休争战,南北共和乐安然。六九天长要打春,遍地都是三镇军;正月十二遭兵变,大炮攻破齐化门。七九河开地气通,连烧带抢是大兵;总统当日传命令,拿住土匪不放松。八九雁来到惊蛰,同谋幸福算白说;生命财产难保守,五族平等假共和。九九八十一日完,二次革命闹得欢;黄兴运动北伐队,上海各处设机关。”
清代还有“写九”习俗。“写九”的文化味很浓,往往用“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风)”或“春前庭柏風(风)送香盈室”九字,先双钩成幅,从头九第一天开始填写。用粗毛笔着黑色,每字九笔,每笔一天,九字填完正好八十一天。每天填完一笔后,还要用细毛笔着白色在笔画上记录当日天气情况,所以,一行“写九”字幅,也是九九天里较详细的气象资料。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因为“气始于冬至”。此时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因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在这个阴阳交接的时候,中国人通过艾灸神阙穴可益气补阳,温肾健脾,祛风除湿,温阳救逆,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对身体非常有好处,甚至会使人第二年都少生病。
冬至一阳生。冬至所在的月又称子月,对天文历法而言,冬至是阴阳合历“十九年七闰”的起计点,即“朔旦冬至”。“朔旦”(初一)是太阴历概念,“冬至”是太阳历概念。每过十九年,太阳历冬至子时以后(旦),即太阴历初一(朔)。这一重要时刻,叫作“交子”,意为太阳历、太阴历的起计点,交于冬至子时。张远山先生认为,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应该来源于此:饺子外皮为月形,象征阴阳合历的太阴历表象。饺子内馅为日形,象征阴阳合历的太阳历本质。所以阴阳合历起计点“朔旦冬至”的交子之时,必须吃饺子。饺子的标准褶子,应为十二,标示一年十二月。
确实,在冬至这天,中国人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一般人以为饺子起源于春秋时期,民间传说则以为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东汉南阳人医圣张仲景首创。当时饺子是药用,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民谚有:“过年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子时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年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
冬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大时间里,它的前面为剥卦时空,时空中的阳能被剥尽,但中国人说,这不要紧,剥极必复,复则见天地心。什么是天地心?是太阳,是人心,是希望,是能量,是生命本身。西方科学家卡普拉(Fritjof Capra)则以复卦命名其专著The Turning Point(《转折点》,复卦英译为return或the turning point。有的版本还把复卦设计为封面),以复卦作为开场白,用复卦初爻所象征的转折点意义,来说明人类正处在是走向生存还是走向毁灭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这也是冬至给予人类的启示。诗人白居易有一年冬至在邯郸度过,他写诗说:“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首页    上页    下页    最后一页    第 1 页/共1页

首  页 | 活动介绍 | 请读书目 | 最美书评 | 专家荐书 | 优阅读 | 沙龙在线 | 在线展览
联系电话:67358114/5-3166 邮箱:xuanc@clcn.net.cn
主办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北京市公共图书馆
技术支持:中研网

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首都图书馆 京ICP备0906722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00296博客 | 微博 | 豆瓣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