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阅读

这个春节,带你领略吃的七种境界

“围炉聚炊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春节期间,还有比“吃”这题目更受欢迎的吗?对于吃,我们是乐此不疲的。而作家常常能吃出格调,品味到更丰富的层次。这里将呈现七位作家的饮馔佳作,同时亦是七种饮食的境界。作家们究竟谁吃得更妙、谁品得最绝?就靠读者自己来评判了。翻开这些书,你将被种草还没尝过的美食;灵感枯竭时,可以如法炮制菜品,给家人带来惊喜;晚宴席间,更可以借它来引发话题,摆摆龙门阵。阿城在《棋王》中说:“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因此我们更该思考吃得如何。那还等什么,赶快把这滋味文章阅读起来吧!

色味同享 雅丽脱俗

IMG_256

“取好火腿,连皮切大方块,用蜜酒煨极烂,最佳。但火腿好丑、高低,判若天渊。”

IMG_256

《随园食单》

(清)袁枚著;夏一味,郑巍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3

馆藏地:城图.潞云筑/文旅主题图书借阅

索书号:TS972.117 /191

袁枚,钱塘人,晚年自号“随园老人”。他生活的年代由康熙到嘉庆,承平日久,乐享繁荣。古代的饮馔文化到这时候,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要领略传统饮食风尚,首推袁枚的《随园食单》。袁枚对原料食材十分讲究,比如:猪要皮薄、笋要节少而甘鲜;鸡要雌的才嫩,鸭要雄的才肥;鲫鱼则要选扁身白肚的。嘿,这本书怕不是逛菜市场的宝典?袁枚对火候也十分重视,他的厨师王小余烹调时常“雀立而不转目”,就是怕火候稍纵即逝,功败垂成。古语云,美食不如美器。我觉得袁枚是精通视觉之道的,珍馐往往以大器盛装,显得更加雅丽精致。总之,从这些地方,你可以感受到袁枚脱落俗浊的雅士风度。他以饮食之道论诗,提出著名的性灵说,又以诗之道参悟饮食:“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推荐版本还特别附了部分菜品的复刻方法。读者只要跟随书中的步骤来制作,便可一尝古代美食风味,完成舌尖上的穿越。

家乡风味 感怀寄兴

IMG_256

“但是看那(核桃酪)颜色,微呈紫色,枣香、核桃香扑鼻,喝到嘴里黏糊糊、甜滋滋的,真舍不得一下子咽到喉咙里去。”

IMG_256

《雅舍谈吃》

梁实秋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

馆藏地:城图.社会科学图书借阅

首都图书馆.B座三层文学图书

索书号:I266 /2084

梁实秋笔下的佳肴,似乎总能调动起人的各种触觉与味觉,让你口舌生津,大呼过瘾。在《雅舍谈吃》的数十篇散文中既有老字号的招牌美食,如宝华春的烧鸭,玉华台的汤包,信远斋的酸梅汤等等;又有令他怀念的精致的家乡风味,像火腿与核桃酪。“熟火腿四角钱,店员以利刃切成薄片,瘦肉鲜明似火,肥肉依稀透明,佐酒下饭为无上妙品。至今思之犹有余香。”香气浓烈至此,怕也是增添了怀旧思乡的作料。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梁实秋写作背后的深层内蕴,他在《雅舍小品谈吃·自序》中说:“偶因怀乡,谈美味乃寄兴”。记忆中的亲人故友令梁实秋刻骨怀念,更是因为1949年他便移居台湾,后来又漂泊海外,虽身着西装,骨子里的文化传统却更显其飘零孤寂。蓦然回首,才发现记忆中的母亲悉心烹煮的核桃酪泛着光华,召唤着他在精神上重返家园。乡愁是他舍不得一口咽下的。

去年亭台 奈何花落

IMG_256

“一碗雪笋汤吃下,清香之气沁人心脾,简直可以说是鲜美绝伦。”

IMG_256

《老饕漫笔》

赵珩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

馆藏地:首都图书馆/中文库本书库

索书号:I267.1 /275:1

赵珩谈吃,总是与记忆分不开的。在九华山偶遇到的雪笋汤,就让他记了一辈子。“老饕”是追逐饮食而又不失雅致的文士的代称。这本《老饕漫笔》详谈吃的门道,说婚宴、藤萝饼,谈吃小馆、谈堂倌儿的学问。你会感觉到,没有些世家子弟的背景,是决计写不出来的。赵珩颇有家学渊源,和朱家溍、王世襄、启功等先生也都是忘年交。这些都促成了他对传统的独特领悟,使文章颇具古意。在当今急速变化的社会,很多传统的东西都在逝去,赵珩却能够把它们讲得生机盎然。他喜欢聊掌故,但更多的是近五十年的亲身经历。他那些怀恋忆旧的文字,在纸背却是一种哀伤,毕竟那些曾经打动他的具有生活质地的事物,一去不复返了。从食物到人世变迁,他细细地编织、勾连,于是味道从食物中逐渐蔓延开来,化作了满纸沧桑。

破除偏见 大胆下箸

IMG_256

“几杯酒下肚,理智给酒精让位,我吃了人生第一只兔头:一切两半,撒上点辣椒和葱花。我不想跟你细说下巴上的肉口感多么厚实丰富,眼睛那块儿是多么柔软、多么入口即化,兔脑髓多么顺滑绵密。”

IMG_256

《鱼翅与花椒》

[英]扶霞·邓洛普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

馆藏地:首都图书馆B座三层文学图书

索书号:I561.55 /125

扶霞·邓洛普(Fuchsia Dunlop),是当今西方世界最受认可的中国美食专家之一。因为“饮食站位”足够独特,成为挤进我们榜单的唯一的外国人。扶霞一九九四年来到中国成都,初次体验了川菜的火辣以及现场宰杀鸡兔鸭鱼的震惊。但由于长期居住,她渐渐由外在的饮食观察者,变成了沉浸的体验者。猪脑花、兔头从令她恶心战栗,变成了每周都忍不住要品尝的美味。《鱼翅与花椒》一书,通过美食与隐喻,介绍了川菜、湘菜和淮扬菜等菜系,也反思了一些中国人盲目崇洋、奢侈浪费的行为。扶霞的书,有助于不了解我们饮食文化的西方人打开心扉,而借助她的书写,我们也能以全新的角度来了解熟悉的中国菜。实际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食材口味的差异都是由风土自然决定的,能流传到现在的菜式,已是上佳的造化选择了,请尊重并享受它吧!

退居小楼 独享苦涩

IMG_256

“据说酒头工无他巧妙,只是像一个贼似的轻轻在缸外巡行,听缸里气泡切切作声,听到了某一种声音,知道酒是成熟了,便立刻命令去煮。”

IMG_256

《知堂谈吃》

周作人 中华书局,2017

馆藏地:首都图书馆/B座三层文学图书

索书号:I266 /1891

以中国之大,对苦味、涩味的食物也是不乏拥趸的。周作人收在《知堂谈吃》中的吃食,就有苋菜梗、蔓青根、罗汉豆等。他或许偏爱苦味,留学日本时对清苦的生活不仅习以为常,有时反而觉得另有种风趣,他说:“吾乡穷苦,人民努力日吃三顿饭,唯以腌菜、臭豆腐、螺蛳为菜,故不怕咸与臭”。周作人酒量不高,但乐于品尝。他对绍兴酒的标准也是甜最下,苦次之,酸要算顶好。有意思的是,周氏的文体风格并不通俗流畅,曲折迂回,非常苦涩。文章里的意思如“拈花微笑”,对其真正想表达的,往往不着词句,戛然而止。他亲自选编的《知堂文集》就更是如此。周作人在五四前期也是启蒙与批判的猛将,但从20年代开始便独辟蹊径,种植“自己的园地”,皈依平淡。当然,时代巨变和矛盾苦闷的心理恐怕也是苦味、涩味的来源之一。今天读周作人,就像饱餐后再开袋有礼嚼一两颗莲子,有明目、清热、除烦之效。

存其本味 激浊扬清

IMG_256

“吃手把肉过去是不预备作料的,顶多放一碗盐水,蘸了吃。现在也有一点作料,酱油、韭菜花之类。因为是现杀、现煮、现吃,所以非常鲜嫩。在我一生吃过的各种做法的羊肉中,我以为手把羊肉第一。”

汪曾祺 读者出版社,2021

IMG_256

《人间滋味》

馆藏地:首都图书馆B座三层文学图书

索书号:I267 /13049

汪曾祺是不是美食家?他自己是矢口否认的,只讲“爱做菜,爱琢磨如何粗菜细作,爱谈吃”。但我们却从他“谈吃”的文字中,读到了对生活、对文化的态度。《人间滋味》精选了汪曾祺的近40篇美食散文,既有家乡高邮的食物,如炒米、茨菇和筷子头一扎下去吱吱冒红油的鸭蛋;也有内蒙古的羊肉,山东的大葱,山西的陈醋,昆明的菌类,真可谓四方食事,尽收眼底。汪曾祺的散文平淡简洁,间作小考证,增添些厚重与亮丽。他对草木虫鱼、一蔬一果都很有兴味,提倡“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尝尝”。有趣的是,汪曾祺却讨厌那种过度装饰的工艺菜,因为繁缛的雕饰并没有让食物的滋味变得更好,反而是一种败坏。这也是他对“本味”的坚持,恰如恩师沈从文对他的要求—“贴着人物来写”。而那些鲜活、质朴的“小人物”正是汪氏的文学本味。

令人诧异的是,汪氏小说中又多写恶食与恶食者,也就是写那些吃相难看、庸碌鄙俗的人。不同于散文的直剖明示,小说侧面烘托—写跟吃食有关的人生的悲哀与丑陋,特具一种悲悯与愤激。总之,通过“吃”来写人,以达到激浊扬清的目的。

风雨如磐暗故园

IMG_256

“油煎大头鱼,未庄都加上半寸长的葱叶,城里却加上切细的葱丝。”——《阿Q正传》

IMG_256

《鲁迅的饭局》

薛林荣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馆藏地:城图.文旅主题图书借阅

首都图书馆.B座4层历史、地理文献

索书号:K825.6=6 /978

儿时的鲁迅,曾在正月初一被塞进嘴里一点冰凉的福橘。我总觉得要是鲁迅专门来谈吃,一定也很有意趣的。但没有这样一本集子。通过薛林荣的这本《鲁迅的饭局》,我们便能大致勾勒出鲁迅的一些饮食偏好,如酱爆鸡丁、炸虾球、稻香村的萨其马等。在20世纪初的周氏兄弟还常常光顾广和居,高档菜是他们不敢问津的,只吃些熘丸子、炒肉片之类的廉价家常菜。根据《鲁迅日记》,作者还考证了其饮酒小史,是一个从不喜欢到泰然受之再到几乎戒饮的过程。不光这些,这本书还详细记述了鲁迅自1912年来到北京至1936年在上海去世的24年里所参加的重要饭局,带出政治、社会及文坛的基本面貌。甚至“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个代表鲁迅精神的诗句,也是来自聚丰园同郁达夫夫妇的晚宴上。

某种程度上,谈吃的散文也是一种乡土文学。不同于周作人、梁实秋和汪曾祺,鲁迅对于滑向趣味主义始终抱有警惕,为人生的文学观不允许他这样做。换句话说,关心乡村现实、民生疾苦始终是鲁迅乡土文学的重要维度,更是他臧否作品的尺度。这样看来,他个人喜欢吃些什么,又无单独书写的必要了。


首  页 | 活动介绍 | 请读书目 | 最美书评 | 专家荐书 | 优阅读 | 沙龙在线 | 在线展览
联系电话:67358114/5-3166 邮箱:xuanc@clcn.net.cn
主办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北京市公共图书馆
技术支持:中研网

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首都图书馆 京ICP备0906722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00296博客 | 微博 | 豆瓣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