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阅读

木头里的智慧 数不尽 道不完

 
在开启今天的阅读之城以前,我们先来做个小测试

↓↓↓

三种板凳,哪种更贵?

第一种:仅有一个座面和四条腿

第二种:具有一个座面和两两联系成组的腿

第三种:由一个座面和四条连一体的腿组成

 

答案是:第一种板凳最贵。

这是因为,第一种板凳的四条腿各自与座面呈点状交接,对榫卯工艺及角度要求最高;第二种板凳的四条腿分两组与座面交接,两两互相牵制,对榫卯及角度的容错率有所提高;第三种板凳则将四条腿全部连接,其容错率最高,对榫卯工艺要求最低只要足够紧,甚至不要求角度有多精准

 

怎么样,大家都选对了?看过解析,相信每个人或多或少会对“木头”产生兴趣,下面我开启今天的阅读之旅

 

如果被问到中国古代最宏伟的木结构建筑,脑中首先出现的非故宫莫属。在没有PSAI3DMAX时代如此伟大的建筑如何被建造的?耗费十四年成,历经六百余年风霜雪雨却傲然挺立,故宫之辉宏、古人之智慧实在令人折服在我国,像故宫这样历史的长河中被保存下来的古建筑不胜枚举,而《藏在木头里的智慧》就带我们揭这些建筑背后的“秘密”,探寻古人的智慧。

 

 

藏在木头里的智慧:中国传统建筑笔记

朴世禺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基础知识扫盲

“即便我们有心翻阅哪怕距今较近的清工部《工程做法》,也会陷入对大量生僻字的困扰或只识其字却不知其意的尴尬,更遑论《营造法式》之类距今千年的建筑类古籍。”

---出自《藏在木头里的智慧:中国传统建筑笔记

   对于非建筑专业或者没修过建筑类课程的读者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认识书中的生僻字以及建筑学专有名词,否则会对书中提到的一些词汇不知所云。再比如日常用语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搭结构”“构建框架”“打好基础”“入门”“进阶”“关键”“门槛”等词语,却不知这些词语都是从建筑学中发展而来。

什么地方“关键”?

用木或竹制作的方形截面构件用于固定榫卯在柱子内的相对位置

 

 













“门槛”有什么功能

首先是固定门枕石其次是防止冷风回流将尘土带入室内;再者则是视其高低而区分房屋重要程度或功能等级

 

 











“过白”是
什么意思?

中国古代建筑中建筑间距一种处理手法,要求后栋建筑与前栋建筑的距离要足够大,使坐于后进建筑中的人通过门樘可以看到前一进的屋脊,即在阴影中的屋脊与门樘之间要看得见一线天空。(如下图,h过白

 

 




 


木头
里的智慧

古建筑中专业词汇太多太多,而藏在木头里的智慧更是比比皆是今天仅挑选几个方面的“智慧”与大家分享,如想了解更多不妨一本《藏在木头里的智慧》细细品味

建筑选址的智慧

无论古代建筑还是现代建筑公共建筑还是住宅建筑,在选址方面都有诸多讲究因为合适的场地是合理技术发挥作用的前提“汭(ruì)位”就是合适的场地。

什么位置“汭位”?

“攻汭,汭者,水之内也。我们把河流拐弯处的内侧以及河流交汇处的内侧都称为‘汭位’。汭位最大优点就是安全。因为河流在拐弯处对外岸的冲刷较为严重而对内岸的冲刷较为舒缓作为建设用地,外岸地基便较为空虚,容易塌陷,而且陆架入水较为陡峭,容易发生溺水或滑坡等情况。而内岸,也就是汭位,陆架入水比较平缓,不会有溺水的危险,而且地基也较为坚实,不会塌陷。

因此,选址时要接近水源,且地势要高于洪水位。如下图,故宫的宫殿就处在金水河的汭位。

 

 


















防雨防水
防潮智慧

由于木质结构极易吸水受潮发霉变形,所以木质建筑处处体现巧思与智慧。

智慧一:抬高地面

使屋身离开原始地面,从而更好地保护屋身以及屋内使用者或重要之物不受雨水与虫蛇的侵害

 

 











智慧二
超大出檐

通过出挑使屋檐伸出墙体范围,是保障土木屋身安全的一种手段,在石头建筑中却并不必要。随着砖工艺的提高,窗下墙的性能也越发优异,柱脚处被墙体保护,逐渐不再惧怕雨水,出檐也不再需要那么大了。

 

 




















智慧
三:使用柱懫zhì

外形似第二层柱础,该层“础”是垂直于木材纤维方向雕刻而成的,即在放置于下础上时,其木纹平行于地面——这样可以很好地利用毛细现象,防止水汽向上浸润,同时腐坏后可以进行替换

 

 












智慧
四:滴珠板

建筑外围的油饰彩画竟然不仅仅是为了装饰,而是由于没有屋檐遮挡,平座斗拱缝隙容易暴露,所以常在这里设置与博风板类似的滴珠板来防雨。

 

 















数字
密码智慧
古人对宇宙的向往、对时空的理解以及对完美追求体现在建筑设计中,但不同于西方对黄金分割的推崇,中国古代城市与建筑中的那个“密码”,或者说重要的艺术“风格”,方圆作图形成的经典比例,即1这是正方形边长与外接圆直径比。这个“风格”巨细无遗、千年一贯,体现出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和“天地之和”的文化理念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声音强化的智慧

为何有些僧侣在诵经的时候常常坐在藏经塔顶部或者较高的位置声音听起来像是从“天空”传来?这是因为在塔的顶层空庭上方有一个半球形的砖砌穹顶,由于其尺度较为低矮,使位于顶层正中央的人所发出的声音经过聚拢反射回人耳时有增强的效果。因此,在小空间中,穹顶和藻井不再只是空间等级与领域的象征,而是提供了声音强化的功能。

 

 













以上
建筑众多“智慧”中的凤毛麟角,读完这部作品,你一定会对古人的“智慧”心生膜拜无论你有没有建筑学基础,都会在之前的认知基础上更加了解中国古建筑,更加佩服古人的智慧,更加热爱历史,更想寻遍祖国大好河山去一一见证这些前人留下的痕迹


首  页 | 活动介绍 | 请读书目 | 最美书评 | 专家荐书 | 优阅读 | 沙龙在线 | 在线展览
联系电话:67358114/5-3166 邮箱:xuanc@clcn.net.cn
主办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北京市公共图书馆
技术支持:中研网

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首都图书馆 京ICP备0906722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00296博客 | 微博 | 豆瓣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