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阅读

第229期【优阅读】14-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得未曾有》

 
得未曾有
作者:庆山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6月
索书号:I267.1
馆藏地点:即将上架
 
书名来自《妙法莲华经》,原文为
“得未曾有,心净踊跃”。


庆山,著名作家。70年代生人。曾用笔名安妮宝贝。已出版《告别薇安》《八月未央》《蔷薇岛屿》《清醒纪》《莲花》《素年锦时》《春宴》《眠空》等多部散文、小说作品,曾主编文学读物《大方》,在广大读者中深具影响力。


 
庆山/安妮宝贝

记得2007年读完《素年锦时》,那本书应该是安妮写作风格转变的开始,温情满满。当时读完后,曾写下一段话:

“安妮宝贝的文字像是一幅针脚繁琐缜密的暗色调锦绣,细看每一笔都很不经意般地轻描淡写,但每一个针脚却都和锦绣上的其他线丝致密相连。没有一笔空隙,却能给人以无尽的回想;没有一笔重杂,却让人感觉顺畅的呼吸也成了奢望。”

《得未曾有》——安妮改名“庆山”后的首部作品。她一直是谦逊的,以发问以思考以探索直面读者与自己,温润如玉,却又坚如磐石。

在《得未曾有》这本书中,庆山遇见了四个素不相识的人,并以对话形式展现每个人的思想与生活方式。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与你有缘的人,你的存在就能惊醒他所有感觉,出场的一瞬间就是靠近的,仿佛散失之后再次辨认。也许这种相遇是命中注定,遇到的每一个人都会给你带来启迪、灵感、期待与点醒,你们分享、体会、思索、成长、说再见、再相遇,或遇见另一个人,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拾花酿春
遇见第一个人

 

四月,作者与朋友偶遇第一个人,一位倡导自然饮食的厨师。因缘际会,九月与他再次见面。

厨师是杭州餐厅“醉庐”的主人,只做应季菜。他也喜爱画国画,与妻儿住在一个小村落。“醉庐”的设计与修葺,一石一木无不经过自己的双手。

“古人吃东西讲究互补,有伤害也有滋补。有些传统做法的食物,一年吃一两次,对人体没有伤害。但如果一年四季都在吃,伤害就会很大。”

厨师如是说。

作者与厨师的对话,朴素而平淡。他们探讨现时的饮食文化,认为如今的食材可选种类太多,不分季节和性质做菜难免给身体带来损害。鸡鸭鱼等生长环境恶劣,质量越来越差,而身体的状况与饮食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应该慎重选择食物。

突然想起了很久前看过的一部电影,里面的台词记忆犹新:你们砍伐了成片的森林,并在这片地方修建起了一座精神病院,然后将那些因为看不到这片绿色而患上精神疾病的人们关在里面。

这与如今的饮食方式是何其相似。我们污染了粮食生长的土壤、把激素混杂进饲料、打进水果和蔬菜中,原本鲜美的蔬果失去了最原始的美味,我们便用各种“增味剂”与色素将菜肴“打造”成它原本应有的味道。身体吸收了如此之多的污染,健康谈何而来?

“少吃一点,吃精一点。”这是当前大环境下人们应该遵循的饮食理念。

在这一章节,作者详细记述了厨师所做的每一餐饭食,从食材的选择、做法、再到厨师的看法。自然生长出来的应季食材其实不需要太多佐料的辅助,只加一点油和盐炒出来就很美味了。厨师也很随性,自己的水墨画作和自制青瓷餐具只要有人喜欢便送出,喜爱清爽的毛豆,喝陈酿,看梨花,真大自在也。

“餐饮环境随社会风气一起在变形。人们觉得应该多吃,用鸡鸭鱼肉招待朋友很重要,却没有人觉得在合适的季节做一个清爽新鲜的毛豆是好的。”

愿岁月静好。



还乡记
遇见第二个人


 
回归农村的摄影师,与妻儿相依山林,礼敬故乡和大自然,是作者遇见的第二个人。

与摄影师魏壁结缘,是通过他的摄影作品系列《梦溪》。梦溪是摄影师的家乡名,这一系列作品记录了农村传统或古老的用具,被废弃的生活用品,或田间的植物和作物。照片上有摄影师自己用毛笔写下的文字,或长或短,记录心境和感怀。

两年前,摄影师从大连回到故乡梦溪镇,从城市到乡村,喧嚣到静谧,不是一个草率的决定。在四十不惑的年纪,回家盖房、结婚、生子,创作《梦溪》系列作品,只因有种感受特别强烈,一定要活回自己。

摄影师与作者师闲话家常,也有很强的倾诉欲望,从自己的童年开始,讲到了父亲在世时后院的大片竹林、老祖宗留下的方桌、端午的艾蒿、读书时的记忆片段、学写字画画的缘由、每天的日常事务等等。他很爱收藏老物件,家中随处可见各种古旧的物件:农用工具、碎瓷片、老式木椅子、砍柴刀、斧子……

最吸引人的是,摄影师收集有很多的残碎瓷片,是在洞庭湖泊拍照时顺便捡的,而今,捡碎片已成了他的爱好之一。仔细看这些青花碎片,会看到里面的气泡,很奇妙。还有花纹或动物纹样,古朴而雅致。

可以看得出,这是一个怀旧的人。

“时代淘汰了很多东西,人有时候抵挡不了,也没有办法抵挡。”

作者与摄影师一同翻看《梦溪》作品,里面大都是故乡的风景,或是家乡的老物件,比如说,水车、母亲的老镜子、母亲做的棉鞋、老凳子、旧的竹编篮子、一些作物……摄影师讲述了拍摄机缘,还有老物件的故事。

“好照片,是要与神相会。那一刻,你已不在。”

在农村停留的几日,作者与摄影师一家交谈、唠嗑,仿佛邻家串门一般。听他们讲家里的故事:一支完整的藕如何埋在淤泥里便开出了一塘的荷花,自己插杨柳、种菜,写字画画,学习古老的手作,年轻时的种种……在体验过繁华后,选择回归乡村。当一切静下来以后,脑中便有了表达的欲望,并通过《梦溪》系列传达了出来。

“静通万物。”



渡过轮回苦海
遇见第三个人
桑济嘉措,二十四岁。在拉卜楞寺学习的藏族僧人。作者是在微博上与他结识的。

他会在微博上记录和表达自己在寺院里的生活,也会写下诗般的句子,赞美故乡、母亲、上师、朋友及大自然。

作者第一次与他会面,是在北京的三里屯,她这样描写了他的出现:他推门而入、穿着红色僧衣,带进来一股酥油气息。手里提着一幅绿度母唐卡。

在北京的几天,一起吃饭、聊天、看书、看电影,随意而自然,像久违了的好友重逢。

而作者终于也出发去了桑济嘉措所在的寺院,好像一定是会去到那里一样。

寺院、梵文、转经、僧舍、舍利子、酥油茶、唐卡……瞬间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而桑济嘉措的思想却并没有禁锢于这寺院中。他除阅读经文外,也读泰戈尔、哲学,甚至通过看《格林童话》来学习汉字,知道梵高、梦露、安迪•沃霍尔,也看美剧、纪录片,听西方音乐。

他有一种决心,不想活在局限里的决心,对自在的决心。所以才能选择僧人的生活,远离俗世,过着简单的生活。

他们偶遇一个老僧人,会在放着糍粑的搪瓷碗里摆几枝鲜艳的格桑花。

谈到慈悲心、言行、情绪、打坐、唐卡……

他们的对话很多,却又仿佛从未进行过对话一般,所以每次的会面都像初识一样。



素琴·古音·淡味
遇见第四个人


 
弹古琴的老人,年过八旬,心守一事,坚持一生。这是遇见的第四个人。

琴也许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文化修养之一,否则,为何琴棋书画,“琴”字列首位?

岳飞的《小重山》里写道:“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说的是琴师俞伯牙和樵夫钟子期这两位因琴结缘的朋友的故事;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诗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更是将琴声描写得细致动人、如泣如诉。

初次见面,叶名佩先生持守老派人的郑重,亲自应门,穿着正式的中式服装,一件银紫色提花的丝缎上衣。她从十四岁开始学琴,到现在一直没有中断过。而学琴的初始,是因为父亲的喜好。当时的上海文化氛围浓郁,弹古琴是很日常的消遣。她师从杨子镛老师,课程并没有具体的设定,有时间了,高兴了就教。

叶名佩先生活泼健谈、利落干脆,内心安静,谈话时听不到太多多余的东西。她曾希望等年龄大了以后,把教琴、教画当成工作。但实际上这只能是一个向往。世事变化谁能预料。

传统来讲,弹琴有很多讲究,比如“五不弹”:疾风甚雨不弹。于尘世不弹。对俗子不弹。不坐不弹。不衣冠不弹。而叶老师认为现在不应这样苛刻,应该传承传统文化,尽量宣传、弘扬、推广古琴。

叶老师为作者弹奏一曲《普庵咒》,中途由于咳嗽中断三次,依旧坚持弹完,十分镇定。可敬可佩。


与四个人的故事暂告一段落,回顾时不难发现,他们都在现时的尘世中坚守着“古意”与“古趣”,希望能够自主命运,回归传统与自然。这在当今,是难能可贵的,当然,更需要一点勇气和智慧。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写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作者终究会与他们再次相逢,或者,遇见和他们一样的另外一些人。

“愿一切转为善。

 
- 署名图片来自 @庆山-安妮宝贝 的新浪微博
 

首  页 | 活动介绍 | 请读书目 | 最美书评 | 专家荐书 | 优阅读 | 沙龙在线 | 在线展览
联系电话:67358114/5-3166 邮箱:xuanc@clcn.net.cn
主办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北京市公共图书馆
技术支持:中研网

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首都图书馆 京ICP备0906722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00296博客 | 微博 | 豆瓣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