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阅读

我们为什么被霸凌

  

我们为什么被霸凌

陈岚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7

 

这本书的源头来自我内心自我的觉知。我本人是霸凌的受害人。霸凌,是英文Bully的音译,意指由少数人带领的群落,对个别人围攻、羞辱、孤立、毁谤,并对对方的身心进行持久的伤害。

 

一个深夜,我在网络发表了《小孩子的残酷》一文,回忆我曾经历的不可思议的被霸凌过程。但这篇文章引起的巨大反响是我始料未及的,两天内文章阅读量超过了187万次,成千上万的人涌进我的微博急切地诉说……那时我意识到,我有责任把这些在黑暗里徘徊的灵魂碎片拾取,把这些千疮百孔的隐秘故事呈现出来。

 

本书的15个故事,全部取材于真实案例。它是了不起的原生态社会记录,会让更多人直面霸凌的原因、恶行、后果。也让那些曾经被霸凌过的孩子有一个彼此的慰藉,带着痛苦的颤抖隔空拥抱。更重要的是,能让更多的父母、教师、监护人了解到霸凌的隐文化,看到背后的一些真相。

 

 

 

 

小孩子的残酷

 

当我还是一个小孩子时,有一个人,令我每天处于地狱之中。她就是我的同桌。

 

她在桌子上画了一条线,她2/3,我1/3。我尽量扭曲身体坐着,胳膊交叉放在桌上。我在桌面上将胳膊放平,腰却扭过去30°,一直侧身,小心翼翼地保持自己不要越过1/3的界线。如果不小心“越界”,我会被她放在线上的圆规扎到,针尖儿扎进肉半截。啪,一个血珠冒出来。

 

我很小就知道,小孩子的残酷是真残酷。大人的残酷,多少与利益和诉求相关,达到了目的就放手。但我的同桌,她扎我,不为任何原因,就是一个词:“好玩”。我在她眼里大约只是一直好玩的大虫子,我的愤怒、忍受、抹泪,或者尖叫、吵闹,任何反应,都让她开心。

 

做课间操,下楼梯,她一旦发现我走在她前面,便会飞起一脚,踹我后背。一次我真的一个狗啃屎栽在楼梯拐角,手掌擦破了。我不感觉疼,只感觉害怕。是的,我害怕。

 

做操,她排在我身后。从踢腿运动开始,她就咯咯笑。一二三四,随着节奏,她一下一下踢着我的屁股,还手叉腰间、我往前移动,她跟上。她有一双很硬的塑料鞋,鞋尖猛地踢中我的尾椎,我简直能听到骨头裂开的声音。

 

 

 

长大后回忆,我才明白自己的恐惧从何而来。小孩子和小孩子打架,多半也是怕弄伤对方的。但她没有。她没有任何的顾忌。一直到很多年以后,她偶尔还会出现在我的噩梦里。

 

一次,我穿了件新的粉色外套,上毛笔字课。下课时我发现,我的袖子、后背,全部被戳上了一朵一朵的墨斑。那一刻,我吓得僵死在凳子上。暴躁的母亲一定会打死我,新衣服,刚上身。那是洗也洗不掉的墨斑,不是一个,而是十几团。同桌冲我笑,举着毛笔。那一瞬间,看到她的笑容,全身僵死的滋味,如玻璃刀一样划破我的心……

 

小孩子并不天真。很多小孩在大人面前和在小孩子面前是两张面孔。小孩子的恶,没有理由可言,更没有底线,没有约束。他们真的会点燃别人家的草垛,去烤自己偷来的玉米。这么多年了,我在键盘上回忆往事,依然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对待她。在键盘上输入了她的名字,又删除了,并打了一个寒噤。

 

 

 

不管哪个学校,都不可能完全杜绝青少年霸凌现象的发生。但如果家长能够及时发现学生能够及时表达老师能够及时制止,再对受害者和施暴者加以安抚、疏导,就能最大程度地减轻伤害。

 

家长一定要与孩子建立亲密平等的关系,让孩子肯对家长讲心里话。请记住:维护孩子的权益是家长的责任义务。通常,家庭支持比较强大的孩子,心理承受力也会比较强,也会积极理解和处理自己遭遇的霸凌。当霸凌发生时,监护人的爱,是孩子最后的庇护所

 

“雪崩发生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霸凌小团体的“群体作恶程度,由他们当中成员最低点来决定。”即使明知行为恶劣,为了在同伴中获得认同,或为了获取同伴认可,他们会做出自己也无法直视的行为。可能,从还是婴儿开始,他们就没有在爱中成长过,所有的行为也就停滞在婴儿期。

 

未成年人并不是天使,他们身上善和恶的力量几乎是均等的。虽说家庭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影响,但这样的影响有时候鬼神莫测。环境有时能起很大作用,但遗传的力量,可能起到决定性作用。自我觉知的力量,也会重塑整个事情的走向。

 

 

 

命运的谜永远不会只有一个答案。在很多遭受霸凌的孩子身上,都可以看到一种力量。这样的力量一旦得到滋养,就能够度过生命的困境,并且像胡杨一样的坚忍茁壮。所以,在灰暗中彷徨的你,记住,这一切终会过去。

 

这个世界应该有一堵墙,是保护这些无辜的孩子的。祝福每一个孩子,祝福每一个正在决定、塑造、影响孩子命运的家庭。无论如何,请,朝着光,泅渡。

 

(内容编辑整理自《我们为什么被霸凌》)

 


首  页 | 活动介绍 | 请读书目 | 最美书评 | 专家荐书 | 优阅读 | 沙龙在线 | 在线展览
联系电话:67358114/5-3166 邮箱:xuanc@clcn.net.cn
主办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北京市公共图书馆
技术支持:中研网

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首都图书馆 京ICP备0906722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00296博客 | 微博 | 豆瓣 | 联系我们